第四十一章 農莊(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就在三十多戶農家聚集的地方那邊幾百米的地方,靠著一條小河剛剛建起了數十幢房屋,韓王府的工匠們就全部住在了這裡。而且包括造紙作坊、鐵匠作坊,還有未來的印刷廠和玻璃作坊,全都在旁邊,可以說方便得很。
自從回到長安,李元嘉這是第二次來到自己的農莊。
所以在韓山昨天派人過來通知之後,今天上午大家抵達的時候,農莊裡所有的人全都守在造紙作坊這邊,而等李元嘉的馬車吱扭吱扭的停下來之後,所有人全都跪拜了下來:“參加大王!”
“呵呵,都起來吧!”
從馬車中走出來,李元嘉微微一抬手朗聲道。
“謝大王!”
除了王府的工匠們早就習慣了之外,農莊的農戶們明顯是經過了臨時的緊急培訓,幾乎和他們是同樣的步調。
而大致的掃了一眼之後,李元嘉忍不住暗暗搖頭不已。
身為大唐貴族,而且還是頂級貴族的一員,李元嘉從未想過要給自己的子民們超出常規的待遇。尤其是在他的身份比較尷尬的前幾年,正兒八經是按照規矩來辦事——別的親王收多少租子,韓王府也收多少;別的親王怎麼對待自己的下人們,他基本上也怎麼對待。
不搞特殊,沒有例外。
所以韓王府農莊的這些莊戶,其實和長安的其他農戶們沒什麼區別,大多數都是一副面黃肌瘦、營養不良的樣子,而且身上的衣服明顯也都比較破舊。用李元嘉的話來說,比較符合公元七世紀中國農民們的形象。
相較而言,王府的工匠們狀況就好多了。
至少他們只要能夠完成李元嘉安排下來的活兒,吃飽穿暖是肯定沒問題的。如果能像牛大牛二他們那樣,跟著王普大幅度改進造紙的技術,每年甚至還能得到一筆不菲的賞賜,那就足以讓他們過上普通地主階層的好日子。
所以王府的工匠和所屬的農戶們,一眼望過去就是涇渭分明。
不過心中嘆了口氣之後,李元嘉並沒有迫切改變他們生活的打算,而是輕描淡寫的講了幾句話,然後安撫了其中年齡最大的那一會兒老爺子,就擺擺手讓這些農戶們全都散了——他今天來的目的是正在建造中的作坊和王府的工匠們,並不打算在農戶身上花費太多的時間。
而剩下的工匠們,李元嘉很快也讓他們都散了。
接下來就是在張萬等人的陪同下,他挨著個的看了一眼所有的作坊。鐵匠作坊和活字印刷作坊、油墨作坊都在一起的,是面積最大的一個,而且也是之前建造的重點,上個月已經建好了;玻璃作坊在他們的旁邊,也基本上有了雛形,唯有造紙作坊因為技術上是最成熟的,所以當初設計的時候也是最麻煩的。
因為李元嘉告訴過王普,設計的越麻煩,未來造紙的效率就會越高。
所以到目前為止,造紙作坊只是造好了八成。
“不過,請大王放心!”
帶著李元嘉看了一遍之後,王普笑著說道:“最遲兩個月,就可以徹底完工了。而且現在其實也不耽誤我們造紙,每個月至少能生產出三千張來。”
聽了王普的話之後,李元嘉深吸了一口氣,微笑著點了點頭道:“很好!等作坊建好了之後,我等著你們做到每個月一萬張白紙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