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諸病源候論》(第2/2頁)
章節報錯
寸白蟲?
這玩意兒說的是什麼?
如果單憑文字的話,李元嘉是絕對猜不出來的,但是非常幸運的是,上輩子在大學學到寄生蟲的時候,因為寄生蟲學老師的一次偶然發揮,讓他恰恰記住了這個奇怪的名字——在中國的古代醫學中,寸白蟲的意思就是絛蟲!
之所以叫寸白蟲,是因為古人觀察到的絛蟲“長一寸而色白,形小褊”而得名。
當然了,學過正經《寄生蟲學》的李元嘉知道,絛蟲肯定不是這麼小,古人們看到的應該是絛蟲包孕蟲卵的節片而已。而且這書裡記載的病因,讓李元嘉看了之後也是好笑不已。
唐朝的白酒不是未來所說的白酒,而是米酒。因為這年頭人們喜歡用造酒的原料來作為酒名,所以用白米釀造的米酒就叫做白酒。
但是這玩意兒你喝的再多,和絛蟲病也沒有一文錢的關係啊!
倒是後面的描述,說寸白蟲病是吃了用桑枝穿的牛肉烤串,再加上吃生粟就生病;還有生魚片加上乳酪會導致寸白蟲什麼的,倒還算靠上了一點譜……
不過笑過之後,李元嘉對於這本書作者剩下的就只有佩服!
判斷一本書的價值,必須要以時代為前提!
如果放在未來,這本書可以說是毫無價值,因為光是看了記載寄生蟲病的這幾頁紙,李元嘉就可以給它挑出無數的毛病……不,應該說可以直接把它掃進垃圾堆裡了!
但是放在這個時代,意義完全不同!
雖然在這幾頁紙裡面,有伏蟲為群蟲之主這樣憑空臆測、讓人看了之後忍不住發笑的話,也有用“氣功”治療寄生蟲病,讓人忍不住扶額的記錄,但是能夠寫出九種醫生們發現的寄生蟲,把它們描述出來,並且猜測它們的來處,這在古代來說已經是相當牛逼了!
所以看完了這章“九蟲病諸侯”之後,李元嘉下意識的合上書本,再次看了一眼這套醫書的書名。
《諸病源候論》?
也就是說,這是一本專門寫各種疾病病因的醫書?
皺著眉頭想了一下,李元嘉最終可以肯定,自己的記憶中確實沒有這本書的名字。或者說自己可能看過,但是現在卻沒有一丁點的印象——能讓他現在還記得的中醫古籍,也就是《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千金方》和《傷寒雜病論》之類的經典和鉅著了。
而在又隨意的翻看了十幾頁之後,李元嘉的眼神漸漸變得凝重了起來:“嘖嘖,這套書如果後來沒有毀於戰亂,一直流傳下去的話,在中醫史上絕對不會默默無聞……”
如果李元嘉現在手中有百度的話就會知道,《諸病源候論》在中醫史上當然不是默默無聞,甚至還是一本地位很高的醫書!
簡單的說,這是中國第一本描寫各種疾病病因、病機和證候的專著。
而且……
在諸多不同版本的歷史記載中,其中之一說這本書的作者是前隋醫官巢元方,編纂這本書是奉了隋煬帝之命,這可就是在打李元嘉認為官方沒有組織過醫書編寫這個論點的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