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了搖頭,房玄齡同樣低聲的回了一句。

魏徵抬頭瞧了過去,果然不遠處的承天門上,此時已有力士走到了一面大鼓面前——早上的鼓鍾齊鳴就要開始了!

同樣發現這一點的還有楊纂,他也趕緊提醒了李元嘉一句:“大王,宮門要開了!”

“呵呵,多謝楊長史提醒!”

“咚!咚咚……”

當承天門上的鼓聲響起的時候,皇城的大門轟隆隆的被人從裡面開啟了。“噝”的長吸一口氣,李元嘉的心臟頓時怦怦的跳動了起來——皇城、高牆、大門,還有門後那一眼望去似乎沒有盡頭的中軸線,一股浩浩然的帝皇之氣瞬間撲面而來,讓吸了一口氣的李元嘉瞬間又屏住了呼吸!

呵,這就是煌煌大唐!

等李元嘉回過神來的時候,他已經走進了宮門之內,並且正昂首挺胸,大踏步的走向正前方的大興殿……

……

走進了大興殿之後,李元嘉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今天上朝之前,他當然是仔仔細細的讓人給自己講解過,做好了充足準備的。比如說為了準備這一天,李元嘉第一次知道了“上朝”這種事兒是起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甚至還很有意思的知道了“充耳不聞”這個成語的來歷。

那時候的臣子們,官帽兩邊各自垂下一個美玉,休息的時候可以用玉塞住耳朵,就跟耳塞一樣,叫做充耳。平時上朝的時候,官員們帽子上帶著充耳是一種禮儀,因為在殿上他們要仰視君王,不能左顧右盼,而腦袋一晃就會讓充耳擊打自己的耳朵和臉蛋,也算是一種懲罰……

不過那時候的文武百官,可沒有分的那麼清楚。

真正開始執行文左武右的排列方式,恰恰就是從大唐開始的。所以入了大殿之後,李元嘉很自然的就走入了文官的行列,然後走到比較前面的位置,看著那一排排的小几猶豫了其阿里。

他早就知道大唐百官都是坐著上朝,所以一點也不奇怪。

不過自己具體坐在哪個位置上,李元嘉可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了。大唐的一品大員們是不用上朝的,唯一的正二品職官尚書令也因為李世民曾經幹過,所以就一直空著了。也就是說,這朝堂上除了太子之外,就是尚書省左右僕射、中書令和門下侍中等從二品大員們……

親王地位更高,形同一品。

然而入了職的親王就完全不同了,除非你的官兒小到讓人覺得寒酸的地步,那就可以按照親王的品級,否則的話就是按照擔任的官職來算。

雍州牧,從二品。

也就是說李元嘉第一天上朝,就算不考慮他的親王頭銜,光憑這雍州牧這個職位,就已經站在了大唐官員等級的最頂點上。

再簡單點說,十八九歲的李元嘉其實已經邁上人生巔峰了。

只不過地位的高低並無助於他尋找自己的座位,在第二排和第三排之間猶豫了好一會兒之後,才見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衝著招了招手,低聲的笑道:“大王,來坐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