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駕崩(第1/2頁)
章節報錯
貞觀九年,就在潞州城百姓們細微的抱怨聲中到了。
雖然都對在城裡大挖特挖頗為不滿,但是很多人不滿的是自己沒能成為那兩百人中的一員,吃不到一天三頓飽飯和油花花的大肥肉。而對於挖溝這件事情本身,其實後來很多人都徹底的接受了。
不管怎麼說,以後聞不到臭氣總是好事情嘛。
而對於那些本以為是來服徭役的兩百人來說,這個冬天簡直就像是做夢一樣——不但每天可以吃三頓飽飯,甚至每天中午還有一頓肉吃!
說實話,這日子他們簡直都不想回去了。
可惜今年就是挖通建好四條主幹道即可,並不能讓他們幹太久。而且為了不影響家裡的春耕,兩百人也是豁出去了的賣力氣,終於趕在一月底的時候全部完工了。
同時完工的,還有李元嘉的新造紙作坊。
不過作坊開工還要等到材料可以收集的時候,而且在衙署裡貓了一個冬天的俆王,今年的事情也多了起來。
從開年的正月裡起,便不停的從長安城中傳來各種各樣的訊息——中旬的時候皇太子李承乾迎娶皇太妃蘇氏,李元嘉這個當叔叔的自然送去了一份厚禮;接下來的二月份長孫無忌母親去世,他又要表示一下哀悼之意;接下來的三月更是多事,除了洮州羌叛亂之外,朝廷又下令每鄉置鄉長一人,佐兩人,同時重申武德年間的律令,將天下戶分為九等……
武德七年的時候,其實民分九等的律令就已經頒佈了。
不過那時候大唐自己都還不穩當,民戶稀少,經濟凋敝,根本就不可能真的三年編排一次,所以只是個律令形式而已。但是貞觀九年的時候,李世民的位子已經坐穩,加上大唐國力日強,這次倒是真的可以認真推行了。
沒的說,上面的命令潞州肯定也是要執行的。
只不過大唐中樞的命令要想一級一級的往下傳達,一個州一個州的送過來,那可是相當的不容易。所以一直到五月初的時候,兩道命令才一起傳到了潞州城中,而日常負責接收命令的陳琳拿到官文之後,立刻便來到了潞州衙署,習慣性的拜訪刺史李元嘉。
這兩道命令,可都不是什麼小事兒。
各鄉都要增加三個官員,雖然芝麻綠豆大那也是官,大家自然是要排排坐分果果。至於說按柴資定戶這種事情更是繁瑣的很,偏偏又不能怠慢,一不小心就是麻煩。
沒辦法,戶等可是決定著繳稅額,那可是關係到每家的大事。
“略有不同的是,這次是上上戶到中上戶四等是上戶,中中戶到下上戶是次戶,下中戶和下下戶為下戶。”
在潞州衙署裡,陳琳認認真真的向李元嘉進行著彙報。
雖然心中略有些不耐,不過對於戶等這種東西李元嘉還是頗為好奇的,忍不住問了一句:“嗯,為什麼這次要這麼分?”
想了一下之後,陳琳有些不太確定的說動:“這個下官也不是很肯定,大概是因為富戶之間財產差別較大,可以多分幾等,而窮人們……咳咳,都差不多的緣故吧?”
“……好吧。”
眼皮子跳了一下,李元嘉默然點了點頭。
窮人們……
這個時代的唐朝有多少富人?別的地方李元嘉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哪怕就是長安城,富人也只是其中的一小撮而已。而在潞州這種“偏遠之地”,富人們更是隻有千分之一?而且李元嘉的判斷標準,是指那些每頓飯都能吃得起麵條或者其他什麼乾飯就算是富人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