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陳木出去了之後,李元嘉眼睛一眯,看向了自己的管家“老韓,房府總共送來了幾個人?”

“回大王,一共五個!”

沒有任何的猶豫,韓山立刻就回答道:“一個木匠,一個鐵匠,兩個侍女,還有就是您見過的那位陳先生。三個男人是隨我們一起動身,但是兩個侍女則是隨後面那一批過來……”

“唔,知道了。”

歪著腦袋想了一下那位陳先生的相貌身材,李元嘉猶豫了一下,擺了擺手道:“好歹是那邊送過來的人,平日裡照顧好了,不可讓他們受了委屈。”

“是,大王。”

韓山馬上就領會了精神,恭敬的應了聲是。

點了點頭之後,李元嘉重新把目光放在了那張寫了衣食住行四個字的白紙上面。

“行”這個字先不用去想,雖然他也想搞一輛高逼格的四輪馬車出來,不過一來所謂的轉向系統他是一竅不通,二來將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或許是一輩子,他都會生活在潞州這個小地方,繞著城走一圈都花不了太長時間,要馬車也沒什麼用。

至於說“住”這個字,短時間內李元嘉也不想動。

好歹也是天潢貴胄住的地方,這座潞州衙署雖然稍顯舊了些,但是經過整修後也是勉強能住的。最關鍵是面積足夠大,遠遠超出了李元嘉的心理預期,讓他相當大滿意。而古代房屋的一些通病,比如說屋子裡太暗之類的一時間也沒法解決,因為李元嘉實在是想不出用什麼替代玻璃這種玩意兒。

不過“衣”和“食”,卻是可以操作一下。

李元嘉在這邊眯著眼細細的思量,旁邊的韓山一直就那麼恭恭敬敬的站著,等待大王的命令下達。

對於自家的主子近些日子的表現,韓山心裡相當的欣慰。

作為當年皇太妃那邊的老人,韓山當然是看著李元嘉長大的。只不過最近兩三年時間裡,尤其是三年前開始,大王似乎變得越發的沉默寡言,除了每天讀書、寫字、畫畫之外,韓山見到最多的就是李元嘉愣愣的坐在那裡發呆。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大王出閣的那天!

如今總算是到了潞州,大王整個人似乎一下子活了過來一樣,不管是應酬那些本地的官員們,還是日常在府裡面,表現的都越來越“正常”了。就是有一點讓韓山頗有些不滿,那就是李元嘉不知道怎麼想的,現在總是開口閉口的叫自己老韓,而且似乎有著越喊越順溜的趨勢……

就在韓山有點走神的時候,李元嘉突然開口問道:“老韓,回頭你去找一下那個鐵匠,讓我幫我打一個鐵鍋出來!”

“鐵鍋?”

聽了大王的話之後,韓山頓時一愣。

“對,鐵鍋,不行銅的也可以。“

天天吃蒸煮烤三種菜真的夠夠的李元嘉終於忍不住了,反正現在人已經到了潞州,再也不用怕有人會打自己的小報告,此時不自己炒幾盤菜吃更待何時?

所以看到韓山一臉懵逼的樣子之後,李元嘉又翻出了幾張白紙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