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奇主互制(第1/2頁)
章節報錯
七萬秦軍跟著劉辯,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壽春城推進。
“殿下!”就在大軍向前推進的時候,遠處傳來了一聲大喊。
聽到喊聲,劉辯和他身後的呂布、太史慈都扭頭往傳來喊聲的方向望了過去。
出現在他們視野中的,是一名正策馬向著大軍疾奔的羽林衛。
一邊雙腿用力的夾著馬腹,羽林衛一邊向劉辯喊道:“殿下,陳宮先生有要事向殿下呈稟!”
聽到羽林衛的喊聲,劉辯兜馬走到一旁,勒住馬遠遠的望著那羽林衛兵士。
到了離劉辯只有二三十步的地方,羽林衛兵士翻身跳下馬背,飛快的跑到劉辯近前,半跪在地上仰臉對劉辯說道:“啟稟殿下,陳宮先生認為袁術之所以將淮南軍悉數收入城內,只因淮南軍在這幾個月之內,早做好了部署!或許淝陵山中,便有出口!”
聽到羽林衛的稟報,劉辯愣了一下,扭頭朝跟他一同停下的呂布和太史慈看了一眼。
呂布、太史慈也是一臉的愕然,望著那羽林衛,有心想要問些什麼,卻因為劉辯在場,不好開口發問。
曉得倆人心內有著疑惑,劉辯眉頭緊皺,對那羽林衛兵士說道:“今日晚間,我軍將在東津渡駐紮,你引領一隊將士回返高順將軍處,請公臺前來與本王相見。
“諾!”得了劉辯的命令,那羽林衛連忙應了一聲站了起來。
待到羽林衛站起,劉辯朝大軍一招手,向周倉喊道:“周倉,你即刻引領五百兵士,前去接公臺來見本王!”
“得令!”得了劉辯吩咐,周倉趕忙應了一聲,率領五百兵士,跟著那羽林衛,策馬向高順軍營所在的方向奔了過去。
東津渡,位於壽春以北九里。
境內小河縱橫,左右兩側都是淝陵山脈,只有中間一條小路,直通壽春。
之所以選擇此處駐紮,乃是因為此地往東,是一片平坦的原野,假若淮南軍真的出城與秦軍廝殺,只有西面一條路,可以通往秦軍軍營。
於此處駐紮,只須在西側佈防,淮南軍便難以對秦軍展開偷襲。
周倉引領五百兵士,跟隨羽林衛向高順的軍營去了,劉辯則領著呂布、太史慈,率領大軍繼續向壽春方向推進。
“殿下莫非也以為公臺所言不差?”跟在劉辯身後,呂布有些疑惑的小聲向劉辯問了一句。
一邊騎馬往前走,劉辯一邊點了點頭,對呂布說道:“本王意欲討伐淮南,已有數月,如此漫長的時間,袁術於淮南城內挖出暗道也是不無不可!”
從劉辯的話中,聽出他對陳宮的說法很是相信,呂布沒好再多說什麼,只是眼睛微微眯了眯,望著前方,輕嘆了一聲。
聽到呂布輕嘆,劉辯扭頭看著他,向他問了一句:“奉先何故嘆息?”
“殿下!”劉辯問起他因何嘆息,呂布才對他說道:“末將只是覺著此次討伐淮南,末將命運著實有些多舛。”
“可是因始終尋不著淮南軍主力廝殺,而心生煩悶?”看著呂布,劉辯微微一笑,向他追問了一句。
呂布點了點頭,沒再言語,只是輕輕的又嘆息了一聲。
“領軍作戰,最忌主將焦躁!”見呂布滿心的煩悶,劉辯對他說道:“心靜氣寧,方可決勝沙場!奉先急於立功,本王也是曉得。可奉先當謹記一句話,欲速則不達!”
劉辯對他說出這麼一番話,呂布點了點頭,雖說臉色還是有那麼點點晦暗,卻是要比先前好了許多。
過了淮河,往東津渡推進,路程並不是很遠。
雖說步兵的速度要慢許多,可天色剛剛濛濛發暗,夕陽尚未完全落入地平線以下時,劉辯已經率領七萬秦軍抵達了東津渡。
披著斜陽,秦軍將士們在東津渡的曠野上紮起了營帳。
佇立於將士們正在搭建的軍營內,眺望著壽春方向,劉辯眼睛微微眯了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