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衛士上前,帶著簇擁劉辯的一群孩童先一步朝村口走去。

看著孩童們與衛士一同離去的背影,孫尚香的心情是極其複雜。

她怎麼也想不明白,劉辯身為當今皇帝,為什麼會與一群平民的孩童如此熟絡?

這些孩子顯然不懼怕劉辯,就好似在他們面前,劉辯根本不是皇帝,只是他們的一位親人!

望著孩童們離去的背影,劉辯臉上的笑容漸漸斂了起來。

“孫小姐可是在想,朕身為皇帝,因何卻與這些孩童如此親熱?”扭頭看向孫尚香,根本沒給她發問的機會,劉辯就把她心內的疑惑問出了口。

抱拳躬身朝劉辯行了一禮,孫尚香應道:“正是,小女方才在想,陛下生為九五之尊,因何卻是對這些孩子如此親善,著實讓人想不通透。”

嘴角牽起一抹怪怪的笑容,劉辯眸子中流露出的卻是一片蕭瑟。

望著那些孩子們離去的背影,劉辯說道:“這些孩子,都是大漢忠良之後。他們的父親早年跟隨朕南征北戰,永遠的留在了沙場上。一些孩子的母親後來再嫁,新家接受不得他們,朕只得為他們找尋了極為乳孃,照應他們起居,教導他們成人!”

劉辯說的這些,讓孫尚香滿臉的愕然。

漢軍對將士們與其他梟雄對將士不同,她也是早有耳聞。

包括江東軍在內,將士們從軍廝殺,為的只是填飽肚子,在軍中能吃到免費的軍糧,偶爾也會發放少量銅錢,卻不是每月例行發放。

漢軍將士,每月都能領到固定數量的銅錢,而且每個將士家中,都會得到朝廷的照應。

如今看來,不僅是從軍的將士,就連戰死了的將士們,家眷也會受到朝廷很好的照應,完全不用擔心戰死之後,孩子會面臨無人養育的境地。

“將士們為朝廷死且不懼,他們戰死之後,朕若不為他們養育子女,日後即便天下一統,又有何顏面去見世人?”終於露出了一抹會心的笑容,劉辯對孫尚香說道:“我等且入村子看看!”

應了一聲,跟在劉辯身後,孫尚香往前走時,視線始終停留在越來越近的村口。

村口站著十多個婦人,始終沒有男子出現,可見這個村子確實是沒有男人。

劉辯既是安置戰死漢軍後裔,孩童與婦人若是遇賊人襲擾,根本無力反抗,村子裡沒有男人,也不知道這些人是如何自保!

心內正疑惑著,孫尚香看見從側面的路上衝過來一騎快馬。

馬背上的,是一個早先離開了隊伍的皇宮衛士。

那衛士到了劉辯近前,勒住戰馬,抱拳對劉辯說道:“啟稟陛下,周邊村子得知陛下來此,紛紛詢問,何時前來叩見?”

“告知他們,各自忙各自的營生,無須見朕!”朝那衛士擺了擺手,劉辯吩咐了一句,徑直往村口去了。

衛士稟報的事情和劉辯的回應,讓孫尚香心內更是狐疑。

早先他們經過的那些村子,村民們遠遠看到劉辯鑾駕,雖說沒有避讓,卻也沒人前來詢問可要覲見。

到了洛水岸邊,反倒是各個村子都詢問何時覲見劉辯,這種情況實在是太反常了。

“此處都是婦人與孩童!”回頭看了一眼孫尚香,從她臉上看出了疑惑,劉辯對她說道:“倘若有賊人襲擾,他們必是難保!村子周邊,有著其他一些村落,那些村落中多是當初退出大軍的老兵。一來可照應著些,二來聚居一處,一旦有突然情況,即便朕未發兵,他們也是可自行應對!”

劉辯就好像是能看穿孫尚香心思似得。

她剛對什麼產生疑慮,劉辯立刻就會給她做出解釋。

到了村口,十多個等在村口的婦人紛紛向劉辯見禮,在劉辯要她們起身之後,又都站立到了一旁,給他讓出了通路。

跟著劉辯進入村內的衛士並不是很多,除了王榛之外,只有二十多名衛士隨同,其餘衛士都留在了村外。

作為劉辯邀請的客人,孫尚香當然是跟著他一同進入村子。

立於村口的十多個婦人,在劉辯等人進入村子之後,也跟著走進了村內。

朝後招了招手,劉辯一邊往前走,一邊向見了他手勢跟上來的一個婦人問道:“孩子們近日來如何?”

“回陛下話,好的緊!”跟在劉辯身後,婦人誠惶誠恐的說道:“每隔三日,官府都會著人前來,給他們送上一些肉食、蔬果,鄰村也是有先生來此,教授他們習些文字,如今孩子們可是個個都寫得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