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2章 百年之後自有評判(第2/2頁)
章節報錯
好些盆螺螄吃掉,人們還是沒有感覺到半點飽的跡象。
當最後一盆螺螄被人們吃盡時,一些村民甚至討論著,要不要再去河中弄一些來。
村民們的討論被劉辯聽在耳中,他心內隱隱的覺著有些好笑。
人就是這樣,許多東西不敢吃的時候,任由那些東西生長,有時甚至會氾濫成災。
而一旦人們對某種植物或動物產生了吃的興趣,那種動物或植物就將會面臨滅絕的境地。
索取無度,是人的本性,只不過劉辯卻不相信,小河中的螺螄會被人給吃光。
畢竟螺螄這種東西,生長速度雖然不快,但是繁殖速度卻是飛快。
只要河中還存留著幾顆螺螄,數年之後,便會繁衍出百萬千萬!
能將它們當成糧食,即便是某年年景不好,村民們也是能從河中找到些保命的食材。
當然,這些話劉辯不可能對村民們說出來,當一些村民提議第二日再去河中撈些螺螄烹煮時,他也只是面帶微笑沒有吭聲。
才吃出螺螄的滋味,或許會有不少天,村民們整日都想著弄它們來吃。
一旦吃的厭了、倦了,再讓他們去吃,恐怕也是不肯。
吃罷了螺螄肉,還沒有吃飽的村民們又烹煮起了飯食。
回到住處沒多會,王榛便捧著一隻盛著粟米飯和簡單菜餚的陶碗來到了門口。
剛進們,陶浣娘就迎了上來,雙手接過陶碗,輕聲對王榛說道:“有勞王將軍,本宮伺候陛下便可!”
抱拳朝陶浣娘拱了拱,王榛退出了房間。
端著飯碗進了裡間,剛進屋,陶浣娘就輕聲對劉辯說道:“陛下,方才並未吃太多螺螄,腹中應是空著,且吃些飯食吧。”
站在視窗正望著外面的劉辯,聽到陶浣娘說話,扭頭朝她看了過來。
目光在她端著的飯碗上瞟了一下,劉辯微微一笑說道:“且將飯食放下,你與朕說說話兒。”
“再過片刻,便是要冷了。”劉辯沒打算吃飯,陶浣娘有些遲疑的說道:“陛下要臣妾陪著說話兒,臣妾陪著便是,只是陛下當先將飯食吃了……”
“放那吧,朕沒什麼胃口!”搖了搖頭,劉辯對陶浣娘說道:“你覺著朕這皇帝做的如何?”
“陛下匡復大漢,拯大漢於累卵,可謂是文成武德……”劉辯問起他這皇帝做的怎樣,陶浣娘一開口,就說出了一通恭維的話來。
還沒等她把話說完,劉辯就擺了擺手說道:“罷了,罷了,你也莫要說了,朕曉得要你說,也是說不出個所以然!”
被劉辯阻止,陶浣娘趕忙閉上了嘴,低著頭沒敢再言語。
“一直以來,朕都以為,你出身寒微,說話必定是不會有那許多顧慮,心思也會如同尋常百姓一般。”微微一笑,劉辯對陶浣娘說道:“不想如今你也是學得世故了!”
他這句話雖然說的很淡,聽在陶浣孃的耳中,滋味卻是不同。
大吃了一驚,陶浣娘趕忙將手中捧著的飯食放到一旁,跪在地上,仰臉望著劉辯說道:“陛下明鑑,臣妾從未忘記出身寒門……”
“起身吧!”朝她虛抬了一下手,劉辯對她說道:“你我夫妻關上門來說話,此間又無外人,無須如此拘謹。朕只是想問你,在你看來,朕這皇帝做的究竟如何?”
“臣妾不似皇后與眾皇妃,她們多是讀過書,也識得大體!”站起身,陶浣娘低著頭,誠惶誠恐的說道:“臣妾不會說話,方才所言雖說多是學著別個樣子,但句句均是發自肺腑。陛下自打掌管大漢,無論吏治還是民生,均井井有條。臣妾聽聞眾皇妃說過,當代功過自有後人評述,當代之人評述陛下,不過是一時所見,陛下功過,待到百年之後,後人自會給個公論!”
陶浣娘說出這麼一通道理,反倒是把劉辯給說的愣了。
當年的陶浣娘,只是個謹小慎微、並不懂得太多天下大事,只曉得在生活瑣事上給予他照應的淳樸女子。
如今看來,這麼些年,陶浣娘雖說與皇妃們接觸的並不是很多,卻也學來了不少她過去學不到的東西。
至少眼下說的這些,聽起來就是那麼一回事。
看著陶浣娘,劉辯臉上滿是愕然,過了好一會才對她說道:“許久未與浣娘談心,今日一談,方曉得,這幾年浣娘也是學了不少治世之道。方才那番話,倒是讓朕醒覺了。眼下朕是皇帝,即便有些事情做的不妥,又有幾人敢直言犯諫?若要有個公論,只有百年後的後人評述,方為公允!只是百年之後,朕已看不到了!”
陶浣娘低著頭沒有吭聲,劉辯說的這些話,她實在聽不出究竟是在誇她,還是有著什麼深層的意思。
眼下她最好的選擇就是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