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他點了下頭,趙雲一抖韁繩,雙腿往馬腹上一夾,策馬朝襄平城奔去。

目送著趙雲離去,高順向身後的羽林、虎賁二衛喊道:“眼下情形未明,將士們不可有半點懈怠,做好戰鬥準備,切莫讓人佔了先機!”

“諾!”高順喊聲才落,他身後的二衛將士就紛紛應了一聲,一個個緊攥著手中兵刃,凝視著駐紮於遠處的烏桓大軍。

領著大軍駐紮在襄平城外,難樓和蘇僕延遠遠看見漢軍二衛陣列中衝出了一騎快馬,又發現原地列陣的漢軍紛紛調轉戰馬朝向了他們,都是長長的嘆息了一聲。

在二人看來,蹋頓引領大軍到達遼東,漢軍始終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對烏桓人也算得是十分的信任。

他們以為,若是蹋頓不領軍進伐襄平,漢軍或許還不會對他們有任何的防範,烏桓同大漢之間的關係,或許還會如同以往。

自打蹋頓發兵進攻襄平,漢軍對烏桓人就多了許多警覺,雖說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同蹋頓廝殺,卻依然不肯委以信任。

城內漢軍不肯讓他們入城駐紮倒也罷了,如今剛到襄平的這支漢軍,竟會在他們表示已經投誠的情況下,還將戰刀指向他們。

細細想來,漢軍之所以如此,著實也是烏桓人有錯在先。

難樓和蘇僕延都沒有想到一件事,那就是漢軍擊破曹操佔據了遼東之後,遼東一直處於動盪之中,漢軍需要時日維持穩定,即便進入遼東的不是烏桓人,而是其他什麼人,他們也斷然不會輕易發起進攻。

更何況,那時的漢軍以步兵為主,即便是向烏桓人發起了攻擊,由於機動性的侷限,他們根本不可能一舉擊潰烏桓人。

以當時漢軍的實力,即便烏桓人不跑,想要將他們擊潰,也並非易事。

襄平一戰,蹋頓之所以會敗,並非由於漢軍強悍,而是因為樓班等人在背後突然發難,突發的事情讓他一時半會無法應對,漢軍再從旁發起進攻,蹋頓麾下的烏桓人,自是難以支撐。

難樓和蘇僕延滿心尋思著漢軍如此做法的緣由,趙雲已經策馬衝到了城頭下。

勒住戰馬,趙雲仰臉望著城頭上的漢軍喊道:“城上軍士,某乃趙雲,速速通稟丞相,就說羽林、虎賁二衛來到,請丞相開城相見!”

在漢軍之中,不曉得趙雲的幾乎是沒有幾個。

見是他策馬奔了過來,城頭上的漢軍有心想要即刻開城,卻又因沒得到命令不敢擅專,連忙回話喊道:“趙將軍少待,丞相不在城上,呂將軍倒是就在附近,小人這便前去向呂將軍通稟!”

與趙雲對話的漢軍,應了一聲之後,飛快跑去找尋呂布了。

駐馬立於城外,等待了沒多會,趙雲就看到城頭上伸出了個腦袋,呂布探頭朝他望了過來。

得了兵士通稟,曉得趙雲來此,呂布也是片刻沒有耽擱,趕忙來到趙雲頭上的城頭,探出腦袋,向趙雲喊了一嗓子:“子龍何時來到遼東?”

騎在馬背上,仰臉望著城頭上的呂布,趙雲應道:“呂將軍,末將與高順將軍引領羽林、虎賁二衛,奉陛下旨意來到遼東已有數日。蹋頓領軍前來攻打襄平,末將與高順將軍正要馳援,不想蹋頓卻是已經敗了。掩殺一陣,蹋頓敗退,如今想來是返回烏桓去了,末將與高順將軍便領軍來了此處!”

“速開城門!”聽了趙雲的一番話,呂布向身後的親兵吩咐了一句。

得了命令的親兵掉轉方向,跑到另一側城頭,朝守衛城門的漢軍喊道:“呂將軍有令!速開城門!”

城門內的漢軍聽到親兵的喊聲,連忙把城門打了開。

見城門開了一條縫隙,趙雲便策馬自縫隙中衝了進去。

剛衝進城門,趙雲就翻身跳下馬背,飛快的沿著階梯朝城頭上跑去。

上了城頭,他一眼便看見已經迎到階梯入口的呂布抱拳招呼了呂布一聲:“呂將軍!”

“趙將軍!”給趙雲回了一禮,呂布向他問道:“將軍奉陛下旨意,來到遼東已經數日,因何不知會我等?”

“陛下旨意乃是要我等出其不意,方可起到致勝之效!”放下抱起的雙拳,趙雲對呂布說道:“擊退蹋頓,末將與高將軍便即刻領軍前來,為的便是同呂將軍、丞相商議,該當如何應對烏桓人。”

“烏桓小王子樓班,與難樓、蘇僕延在蹋頓圍城之時,突然自陣後發難!”轉過身抬手朝城外一指,呂布對趙雲說道:“若非他們,我等也是不可能將蹋頓擊退。丞相與某信不過烏桓人,因此讓他們駐紮於城外,假若進伐蹋頓,我等可驅使樓班為前部,進入烏桓境內,將蹋頓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