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攀援嵩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嵩山腳下,一支上萬人的大軍正沿著山坡緩慢前進。
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正是在一眾將軍和幕僚簇擁下的劉辯。
一邊沿著蜿蜒的山路往上攀登,劉辯一邊抬頭看著山頂的方向。
封禪臺就在山頂,到了那裡,隨他一同來到嵩山的將士們只須休整一晚,明日便可見證他登基的時刻!
“陛下如何了?”回頭朝後看了一眼,劉辯向跟在後面的徐庶問了一句。
“已然下車,此時正隨著隊伍登山。”跟在劉辯身後往山上攀登,徐庶說道:“一路上,他興致好像頗高,與伏皇后、董妃好似有著說不完的話兒!”
沒有吭聲,正往山上走的劉辯嘴角流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到達山頂,劉協的皇帝也就是做到頭了。
他能在這條路上很有興致的和伏皇后、董妃說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已是看開,不再糾葛於皇帝這個虛名。
劉協做了十年皇帝,可這十年中,他始終是個傀儡。
不僅手中沒有一點權力,就連性命,也是掌握在別人股掌中。
假若是換做劉辯,這樣的皇帝,他即便不做,也是沒什麼所謂。
可劉協畢竟是做了十年的皇帝,這十年裡,他雖然整日如履薄冰,生活卻是錦衣玉食,享盡了榮華。
若沒有皇帝的身份,這些極可能會成為過眼雲煙。
能夠看開,不再糾葛於皇帝的身份,可見劉協也是想的明白了。
相比於一個傀儡似的皇帝,好生的活著,才是更為緊要。
身在洛陽,整日都在秦軍的耳目監視下,與其這樣提心吊膽的過著日子,倒不如把皇帝的寶座讓給劉辯,從此只去做個逍遙王爺!
隊伍最前面,劉辯一邊登山,一邊與幕僚和將軍們談論著嵩山的景緻,隊伍中間的劉協,被秦軍將士們夾在中間,也是一邊沿著蜿蜒的小路向山上攀登,一邊與伏皇后、董妃說著話兒。
“大好江山,連年兵禍!”望著遠處層層疊疊的群山,劉協輕嘆了一聲,對伏皇后和董妃說道:“明日禪位之後,朕便不用再糾葛這大漢江山如何,只做個逍遙王爺便可!屆時你二人陪朕撫撫瑤琴,對弈兩局,閒暇時還可在庭院中賞賞花草,著實要比做這皇帝勝了許多!”
嘴角帶著淡淡的笑容,伏皇后沒有言語,董妃卻是凝望著遠處的群山半晌不語。
假若當初曉得終有一天秦軍會攻破許昌城,他們會落到秦王劉辯手中,那時她就不會聯絡董承,要自家父親為劉協出頭誅殺曹操。
董氏一族,為了劉協落了個滿門抄斬,還牽累了無數旁人。
回想當初,董妃心內不由的就是一陣唏噓。
劉協和伏皇后、董妃的對話,很快就傳到了劉辯的耳中。
一邊往山頂上爬,徐庶一邊向劉辯問道:“殿下,待到封禪大禮畢了,殿下有何打算?”
“元直是想問如何處置當今陛下吧?”回頭看了徐庶一眼,劉辯說道:“皇位已然禪讓於本王,本王又有何理由加害?在洛陽城內為他建造一處宅子,讓他好生去做個逍遙的陳留王吧!”
劉辯不欲加害劉協,徐庶沒再吭聲,跟著他朝山頂攀援而去。
隊伍緩慢的朝著山頂移動,在一群侍女的簇擁下,唐姬等王妃也都是已經下了馬車,隨著隊伍往山頂攀爬。
山路崎嶇,對秦軍將士們來說並不算十分難行,可對唐姬等身嬌肉貴的王妃來說,攀爬山道,卻是要吃不少的苦楚。
早年曾在山野中生活過的陶浣娘,在王府中過的日子久了,登山之時也是有些吃力。
管青曾是武將,上山倒是不費什麼力氣。
真正苦的,是唐姬、蔡琰和柳奴。
匈奴出身的柳奴,體魄要比唐姬等強壯一些,可她過去只是在馬背上靈活,見慣了平川千里,卻極少攀登高山。
沿著山路往上,柳奴走不多遠,小臉就已是一片潮紅,喘息也要粗重了許多。
“怎了?”走在前面,回頭朝後看了一眼,見柳奴小臉通紅,唐姬小聲問了一句:“居次可是走不動了。”
擺了擺手,從一旁的侍女手中接過水袋灌了一口清涼的水,柳奴抹了把嘴,對唐姬說道:“小小山頭,還難不倒本王妃。唐王妃無須記掛,我自家能上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