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黎陽東南三十里。?頂?點?.

一支大軍背朝黎陽列起大陣。

大陣前,袁譚駐馬立於帥旗之下,眼睛眨也不眨的凝視著正前方。

在他身旁,是放眼望去看不到盡頭的曠野。

才過了冬季,春天的腳步還沒有來臨,草芽兒都沒有鑽出泥土,曠野上一片蕭瑟,根本嗅不到半點生命的氣息。

凌冽的風兒從袁譚身旁吹過,將戰旗捲起,撩撥的“呼啦啦”作響。

初春的風兒還是很冷,穿著厚重的甲冑,袁譚也是不由的縮了縮頸子。

“顯甫可有領軍前來?”望著前方,袁譚向身旁的一個幕僚問了句。

駐馬立在他身旁的,正是早先陪同他一起逃離鄴城的郭圖。

抱拳躬身,郭圖對袁譚說道:“啟稟公子,顯甫公子率領大軍,已是到了我軍以西五十里,同我軍形成掎角之勢,曹軍若來,兩軍一鼓作氣,定可將之擊退!”

“顯甫到了?”一臉詫異的看著郭圖,袁譚問道:“怎生某不曉得?”

“下僚也是方才得的訊息!”放下雙手,郭圖說道:“正要向公子呈稟!”

盯著郭圖看了片刻,袁譚再次扭過臉,望向了遠處的一片蒼茫。

視線所及之處,依舊是一片蒼茫,根本沒有曹軍的影子。

率領大軍來到此處已是有了兩個多時辰,早先得知曹軍來此,他本打算死守城池,與曹軍死磕。

可在得知曹軍於許都攻城不利,被迫撤走河北的訊息時,他改變了主意。

曹軍新近丟失了許都,士氣必定十分低落,待到曹軍趕赴黎陽,一路勞頓且加上士氣不高,袁譚有信心一鼓作氣,將曹操擊潰。

與袁譚大軍相距五十里,另一支大軍正緩慢的朝著黎陽靠近。

率領這支大軍的不是別個,正是袁尚。

袁譚殺了逢紀,袁尚心內雖是不快,可河北畢竟是袁家的。

一旦袁譚為曹軍擊破,唇亡齒寒,他必定會面臨孤軍禦敵的境地。

援救袁譚勢在必行。

只是袁尚出兵之時,又擔心袁譚趁勢奪取鄴城,因此將審配留下,他自家親自率領大軍前來馳援。

隊伍緩慢的行進著,袁尚一路上都沒有吭聲。

跟在他身後的一眾幕僚、將軍,見他沒有言語,自是不會送上來討黴頭,一個個也都是默不作聲,只是策馬前行。

袁尚領軍出征,隨他出徵的還有一人。

此人不是別個,正是早先去過洛陽,被劉辯扣下了甄宓,獨自返回鄴城的袁熙。

兄弟仨人之中,袁尚和袁譚都是手握重兵,而袁熙以往與他們無爭,也並沒有刻意的發展勢力,麾下兵將並不是很多。

論家中排行,袁熙是袁尚的二哥,可論地位尊卑,如今袁尚是河北之主,袁熙不過是他管轄之下的一員將軍而已。

跟在袁尚身後,袁熙也是一路沒有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