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洛陽王府(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名手持錐子的兵士跑到董卓屍身旁。
他先是撩起董卓身上因為拖拽而形同布條一般破敗的衣衫,隨後提著錐子,朝董卓的肚臍紮了下去。
由於董卓死時已經流了許多血,錐子扎進他的肚臍,竟是隻滲出了一點血絲。持錐子的兵士側著臉,已做好準備避開噴濺出來的鮮血,可血液並沒有如同他想象的那樣飈射而起,錐子扎進董卓的肚臍,就好似扎進了肉鋪上的一堆肥肉中一樣,拽出來時還帶起一些白森森的脂肪也翻在外面。
鬧市上聚滿了人,幾乎所有人都屏起了呼吸,觀看著那兵士在董卓身上做的動作。
紮好了窟窿,那兵士又掏出燈芯,將燈芯塞進被紮了小孔的董卓肚臍,爾後又從一旁取了些燈油倒進董卓那深深的臍窩。
劉辯過去一直以為點天燈不過是塞根燈芯就行,見士兵如此動作才曉得,即便董卓渾身都是肥油,由於油脂沒有煉化,不可能見火就著,還是要先倒些燈油,將脂肪煉成油脂,才能達到讓屍體燃燒的目的。
隨著燈芯的點燃,董卓的屍體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蠟燭般燃燒了起來。
“好!”圍觀的人們見董卓肚臍上點起了燈芯,先是沉寂了片刻,過了好一會,才不知是誰先叫了聲好。有人帶頭叫好,人群隨即爆發出一陣叫好聲。
站在人群中,劉辯看到一臉悲慼的蔡邕在那將軍擺手示意下,被幾名兵士押著,擠出了人群。
向鄧展等人使了個眼色,劉辯先一步鑽出了人群。鄧展與百多名親兵也隨即跟著擠出人群,看熱鬧的人群中頓時多出了一個大空檔,許多原本站在後面的人“嘩啦”一下擠到了前面去,一個個翹首觀望著肚臍上正燃燒著燈芯的董卓屍體。
擠出了人群,劉辯領著鄧展等人追隨那隊押著蔡邕的兵士快步跟了上去。
押著蔡邕的那隊兵士感覺到身後有人跟蹤,走在最後面的幾個兵士停下腳步,扭頭朝身後看了一眼。
看到一個身穿華服的少年,領著一隊衣甲鮮紅的兵士快步跟了上來,那四名兵士相互看了一眼,迎著劉辯等人走了幾步了,其中一人抬起手臂,擋住劉辯等人的去路,向他們問道:“你等何人,因何跟在我等身後?”
“大膽!”兵士的話剛問完,劉辯身後就躥上來一名親兵,衝那兵士一瞪眼,喝道:“洛陽王殿下在此,爾竟敢大呼小叫?”
整個長安城都曉得,如今的洛陽王便是當初逃離洛陽的弘農王,誅殺董卓,也是洛陽王在背後暗中部署,在長安軍民的心目中,劉辯此時的權勢,恐怕僅僅只次於高坐朝堂之上的劉協。
一聽說洛陽王在此,押著蔡邕的兵士全都止住了腳步,一個個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愣在當場。
攔在劉辯等人身前的四名兵士更是趕忙半跪在地上,方才說話的那兵士顫巍巍的說道:“小人不知殿下在此,多有衝撞,萬死莫贖!”
“莫說萬死,讓你死一次,恐怕做了鬼都會記恨本王!”劉辯並沒有去看那四名跪在面前的兵士,很隨意的朝他們擺了擺手,丟下一句不鹹不淡的話,朝著被捆起來的蔡邕走了過去。
“你是何人?”到了蔡邕身前,劉辯擰起眉頭,故作不知的先將蔡邕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隨後向他問道:“董卓倒行逆施,天人共怒,你莫非不知?卻是為何伏屍慟哭?”
“下官乃是中郎蔡邕!”上半身被捆的如同粽子一般,蔡邕想給劉辯見禮,卻抽不出手,只得微微躬下身子說道:“董卓對下官有知遇之恩,想到他的好處,因此下官才難以自抑!”
生為蔡琰之父,蔡邕曉得劉辯娶了他的女兒。可蔡邕卻以為眼下並非他與劉辯相認之時,否則定會被人當做是攀附富貴,委屈求生。是以他只回答了劉辯的問題,並沒提及蔡琰。
蔡邕如此行止,倒是有些出乎劉辯的意料,他本以為蔡邕為了求生,會報出蔡琰的名姓,求劉辯為他開脫罪名,只要如此,劉辯即使是當時要求那幾名兵士把蔡邕放了也無可厚非。
可蔡邕偏偏有著一股子文人的牛性,這倒是讓劉辯心內暗暗的感到有些無奈。
“原來是丈人在此!”蔡邕不配合,劉辯卻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兵士們把他帶走,一旦他被送到王允手中,恐怕這有著牛脾氣的文人,便會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劉辯趕忙朝蔡邕拱了拱手,向押著他的幾名兵士說道:“此人乃是本王岳丈,還不速速鬆綁?”
劉辯娶了蔡琰的事,在長安城內一直被董卓壓著,是以知道這件事的人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