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臨近海濱,海產豐富,境內河道縱橫,坐享漁鹽航運之利,自古以來便是旖美富饒的所在。

東漢末年,桓靈二帝當政,各地苛捐雜稅盤剝無窮,百姓整日勞作,所得卻仍是無法滿足貪官惡吏的胃口,以至民家無隔夜之食、百姓無蔽體之衣,連青州如此富饒的地方,最終也是逼得民眾揭竿而起。

一抹殘陽映紅了半邊天空,斜照的夕陽下,身穿大紅衣甲的官兵正在忙著生火造飯或搭建行軍帳篷。

劉辯手按著劍柄,立於軍營外的一片空地,靜靜的聆聽著自南邊傳來的潺潺流水聲。

水聲潺潺,和著自耳邊吹過的風兒,越發展現出一種自然的韻律之美。

大軍駐紮的地方臨近濟水,往南便是濟南國地界,往東卻可沿著濟水,直入渤海。

離開重合,劉辯刻意命典韋等人放火燒了軍營,除此之外,他還命令麾下將士把重合城內的渤海軍全都給繳了械。

經此一鬧,與公孫瓚雖說並未正式反目,卻也是撕開了麵皮。

徐庶的 第 207 章 糧草北上青州,駐紮於梁鄒,頗有渡河跡象。”

“明日一早,我軍渡過濟水南下祝阿,爾後進取梁鄒……”凝望著南方,劉辯的眼睛微微眯了眯,對身後的趙雲說道:“軍師雖已言明,此番我軍東進,在他看來只是為了攪渾東線的這泓水,可百萬青州黃巾,畢竟是股不小的力量……”

站在劉辯身後,趙雲也把視線投向了南面。

若按照徐庶於錦囊中的吩咐,在重合鬧上一場,將公孫瓚的力量引進青州,爾後南下濮陽,藉機將公孫瓚再引向濮陽,劉辯便是完成了東進的任務。

可劉辯卻始終對那百萬青州黃巾念念不忘,總想著將他們收歸已有,如此一來,卻是讓形式變的越發複雜。

劉辯軍駐紮於菅縣附近,公孫瓚卻屯軍於鄒平,若不是有袁紹麾下臧洪牽扯,公孫瓚恐怕早已是以重合城內的變故為由揮軍西進,進攻劉辯了。

夜晚悄悄過去,天剛濛濛泛亮,劉辯便率領大軍直往濟水,打算渡過濟水,在祝阿屯紮,爾後再東進兼併管亥。

大軍剛剛到達濟水岸邊,劉辯正要命令官兵們扎木筏渡河,河岸下游就衝過來了一匹快馬。

“殿下!”到了大軍近前,馬背上的斥候翻身跳了下來,飛快的跑到劉辯身前,抱拳說道:“今日天剛矇矇亮,囤聚梁鄒的黃巾賊人便在管亥帶領下渡過濟水,企圖在鄒平一帶尋找糧草……”

“管亥過河了?”聽得斥候回報,劉辯怔了一怔,擰著眉頭向那斥候又問了一句。

“正是!”斥候抱拳躬身,確定了訊息無誤。

朝斥候擺了擺手,待到斥候離去,劉辯扭頭對身後的趙雲說道:“管亥所部黃巾,乃是從兗州進入青州尋找糧草補給。如今公孫瓚與臧洪都在濟水以北,若本王是管亥,絕不會冒險渡河,想來是河岸南側已然無有糧草徵集……”

“黃巾作死,與我等何干?”趙雲也擰起眉頭,對劉辯說道:“殿下莫要理會,我等自渡河前往兗州,沒了管亥,道路倒是平坦了許多。”

“本王東進,所為何事,子龍並非不知!”劉辯搖了搖頭,對趙雲說道:“管亥乃是黃巾猛將,如今只是引領數千人返回青州,正是趁機招攬的好時機。一旦得了管亥,兗州一帶黃巾想來也是容易招攬了許多。”

“公孫瓚所部足有五萬兵馬,臧洪麾下也有兩三萬人。”趙雲低垂下眼簾,沉吟了片刻,對劉辯說道:“殿下且領軍於此處駐紮,末將率領一支人馬,先去將管亥救下來便是!”

“救他們無用!”劉辯搖了搖頭,對趙雲說道:“只是救下他們,無非要他們感恩戴德而已,若要招攬尚須本王前去!”

“殿下……”劉辯說要親自前去招攬管亥,趙雲連忙說道:“大軍貿然東進,萬一進入公孫瓚所設圈套……”

“此番由韓暹率兩千兵馬隨同本王先一步趕去!”不等趙雲把話說完,劉辯就對他說道:“子龍可領大軍,與典韋等人隨後緊跟,一旦公孫瓚意圖對本王不利,便是殺上一場,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