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擋在面前的劉辯親兵,公孫範伸長脖子,向已經快要走到房間門外的劉辯望了一眼,才無奈的甩了甩頭,轉身朝前院走去。

進了房間,劉辯站在門邊,等趙雲也入了屋內,他才將房門拉上,對趙雲小聲說道:“本王覺著公孫瓚可能是想將本王軟禁在這重合城內……”

“公孫瓚?”劉辯的話才出口,趙雲就一臉愕然的看著他,壓低了嗓音說道:“他竟如此大膽?”

“我軍只有不足兩萬人!”抬腳走到屋內矮桌邊坐下,劉辯朝趙雲招了招手,待到趙雲也跪坐在草蓆上,才小聲對他說道:“重合城內,渤海軍或許無力阻攔我等,可那公孫瓚一旦來到重合,恐怕事態就不在你我掌控之中。”

“來到渤海,可是軍師的計策。”早先跟隨徐庶作戰,從未有過敗績的趙雲聽到劉辯如此一說,微微蹙起眉頭,對劉辯說道:“殿下開啟第二個錦囊,可有看清軍師原話?”

“本王也在納悶!”劉辯搖了搖頭,一臉納罕的對趙雲說道:“軍師算無遺策,如何會在此事上犯下如此大的疏漏?”

“軍師不是還給了殿下第三個錦囊嗎?”手捏著下巴,低頭沉吟了片刻,趙雲抬起頭望著劉辯,對他說道:“眼下正在危急之時,殿下可將第三隻錦囊開啟……”

劉辯微微擰了擰眉頭,想了一下,點了點頭說道:“雖說本王以為尚未到開啟錦囊之時,可眼下情形確是十分危急,開啟錦囊也不為過。”

說著話,他從懷裡摸出了徐庶交給他的第三個錦囊。

開啟錦囊,劉辯和趙雲發現,這隻錦囊內裝著的絲絹上,竟是密密麻麻寫滿了字。

展開錦囊簡單看了一遍,劉辯驚的兩眼瞪的溜圓,將絲絹遞給趙雲說道:“方今我等遭遇,軍師竟是算的毫釐不差!”

接過絲絹,趙雲看了一遍上面的字跡,也是滿臉驚愕的抬頭望著劉辯,對他說道:“殿下若是晚些開啟錦囊,當真是要誤了大事!”

“事出緊急,不可耽擱!”從趙雲手中拿回那塊寫著徐庶計策的絲絹,劉辯站了起來,對趙雲說道:“你即刻返回軍營,點齊騎兵,前來接應本王。命令典韋等人,將渤海軍軍營包圍,所有渤海軍一律繳械,待到我軍離去,再讓他們找到兵刃不遲!”

“諾!”已經看了絲絹上所寫內容的趙雲,心知事情已經到了耽延不得的境地,趕忙站了起來,抱拳應了一聲,跨步向屋外走去。

官府後院中,百餘名劉辯親兵擺著陣列,面朝外院,早已做好了防範。

劉辯的親兵,跟隨他已是有了些日子,方才渤海軍湧進後院,這百餘人就已感到今日定然有事發生,因此才在劉辯沒有下令的情況下,提早做出了防範外院渤海軍襲擊的準備。

出了劉辯的房間,趙雲一手按著劍柄,領著他帶來的幾名兵士,快步朝外院走去。

見趙雲冷著臉從內院走出來,先前曾試圖阻擋他,卻被他給打得躺了一地的渤海軍不敢阻攔,紛紛讓到一旁,目送著他快步走出官府。

官府前院,公孫範居住的房間內。田楷與公孫範並肩站在視窗,望著趙雲快步離去的背影。

待到趙雲走出前院,田楷突然轉過身,面對著公孫範,對他說道:“不好,弘農王要先動手!”

“如何處置?”聽說劉辯要先動手,公孫範心內一驚,趕忙對田楷說道:“城內守軍只有六千餘人,弘農王卻是有著近兩萬大軍……”

“命令親兵,衝進後院,將弘農王拿下!”田楷幾乎是想也沒想,就對公孫範說道:“擒了弘農王,即便他的大軍抵達官府,也是投鼠忌器,又奈我何?”

“不可!”田楷話音剛落,公孫範就連忙抬手止住了他,向門外喊了一聲:“來人,命令守城兵士,速將城門關閉,拉起吊橋,任何人不得出城!”

一名守在門外的親兵聽到公孫範的喊聲,趕忙應了,飛快的跑出了官府。

“關上城門、拉起吊橋又能如何?”門外的親兵跑出了官府,田楷緊緊的擰著眉頭,對公孫範說道:“若是弘農王強行開城,守城將士誰能攔住?”

公孫範低下頭,沉吟了許久,才對田楷說道:“關閉城門,若是弘農王真要出城,我等也是阻攔不住。可田將軍假若真的拿下弘農王,恐怕不出幾日,圍剿黃巾軍的官軍就會開赴渤海,重合城內尚有近兩萬弘農王所部,兩方里應外合,以渤海軍之力,如何對付眾多官軍?將軍這是要置前將軍於死地啊!”

“如此便要眼睜睜看著弘農王從我等面前離開?”田楷轉過身,一拳砸在視窗邊的牆壁上,咬著牙恨恨的說道:“若是弘農王能夠留於此處,前將軍不日定會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朝中重臣,大好時機竟從指隙溜走,某心中著實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