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曹操得兗州(第1/2頁)
章節報錯
兗州濟陰郡定陶城外,兩支大軍分別列著兩條長長的隊伍,快速朝向北方推進。
走在左側的是不足兩萬人的劉辯軍佇列,經過武德一戰,劉辯軍折損了兩三千人,雖說其中大多是送到城中調養的傷兵,可傷兵畢竟在短期內也無法返回軍中,戰鬥減員比例已是不少。
身穿大紅衣甲的劉辯軍,走路時身姿挺拔,官兵們邁出的步子都在同一條線上,若是仔細去看,還會發現他們腳板落地的瞬間,也都是絲毫不差。
與劉辯軍並肩走著的,是身穿深藍色戰衣的曹操軍將士。
此次北征,曹操幾乎動用了麾下所有力量,四萬多曹軍排成長龍形的佇列,在曹操的率領下,跟隨劉辯一路向著兗州與青州的交界處挺近。
“報!”正與曹操並騎前進,一騎快馬自北向南而來,到了劉辯與曹操近前,馬背上的騎士翻身滾下戰馬,抱拳半跪在地上,對劉辯和曹操說道:“啟稟殿下、啟稟太守,兗州刺史劉岱率軍於東平一帶遭遇百萬黃巾。因寡不敵眾,劉岱死於亂軍之中!”
前來報訊的是個曹操軍的斥候,由於對曹操並不是十分信任,聽了斥候的稟報,劉岱心內多少還是有些疑惑。
“報!”曹軍的斥候尚未離開,一名身穿紅色衣甲的劉辯軍斥候又策馬飛奔而來,到了劉辯近前,斥候跳下馬背半跪在地上說道:“啟稟殿下,劉岱與青州黃巾主力抗衡,寡不敵眾,死於戰場!”
“劉岱果然死了!”朝那兩個報訊的斥候擺了下手,劉辯扭頭對一旁的曹操說道:“曹公,你我協同作戰之事恐怕要暫做一些調整。”
“黃巾就在東平……”劉辯提及兩軍協同作戰要重做部署,曹操微微擰著眉頭,向他問道:“放任黃巾在東平橫行,如何使得?”
“膏肓之疾已然顯現,如何還顧得肌膚之患!”劉辯朝曹操擺了擺手,對他說道:“曹公只管領軍與本王前往濮陽,待到曹公取了兗州牧之職,再行討伐黃巾不遲!”
得知劉辯是要推舉他為兗州牧,曹操愣了一愣,正要說話,跟在他身後的戲志才連忙向他使了個眼色。
曹操本想勸服劉辯,先入東平,待到擊潰黃巾再取那兗州牧的職位。見了戲志才的眼色,他才把要說的話硬生生給吞了回去。
東平在大軍正北方,而濮陽則在西北,定下先入濮陽,兩支軍隊折了個方向,徑直朝著濮陽挺進。
兗州刺史劉岱身死,刺史之職空缺。兗州一地,又不聽從董卓號令,如今被董卓掌控在手中的朝廷,自是不可能安插的進來新任刺史。
劉岱一死,兗州刺史之職便成了許多人饞涎欲滴的一塊肥肉。參與東平之戰的各郡郡守以及濟北相鮑信等人也收攏了軍隊,紛紛朝著濮陽方向行進,企圖先一步返回濮陽,奪了這刺史之職。
多路大軍紛紛朝著濮陽推進,以往雖說繁華,卻從未彙集如此多官軍的濮陽,一時之間被籠罩在一片沉抑的氣氛之中。
數天之後,濮陽城刺史府正廳內。
從各地前來的郡守匯聚一堂,曹操也很是低調的端坐在廳內的一張矮桌後。在曹操身旁,坐著的是早已與之謀劃妥當,要推舉曹操為兗州牧的濟北相鮑信。
曹操治軍有方,且以往與黃巾作戰,極少失利,在兗州一帶很是有些人脈。
與曹操一同進入兗州的劉辯,端坐在廳內正位,環視著坐在廳內、目光中滿含著期待的各郡郡守。
“眾位都是兗州要員,朝廷股肱!”環視了一圈眾人,劉辯眉頭緊緊的擰著,對眾人說道:“刺史劉岱為剿滅賊人,血染沙場,著實可歌可泣。只是眼下並非我等悲痛之時,兗州一地至關緊要,不可一日無主……”
話說到這裡,劉辯故意將話頭頓了一頓,接著對眾人說道:“眾位以為,這兗州一地,由何人接管方為妥當?”
當日擊退張濟渡過黃河,離開河南尹,剛進兗州地界,劉辯就已然開啟了徐庶的第二個錦囊。
徐庶的第二條計策,便是要劉辯協助曹操取得兗州,爾後從曹操手中討要到箕關。與曹操分兵北進,將兗州交給曹操,劉辯軍則趁勢北進,於渤海一帶趁公孫瓚進攻黃巾軍,收攏黃巾潰兵。
兗州地處東部,雖說離洛陽並非很遠,可距河東郡卻是相隔數百里之遙。
劉辯深知,徐庶之所以不建議他利用弘農王的身份佔據兗州,而是扶持曹操坐上兗州牧的位置,就是因為河東與兗州相距甚遠,即便得了此地也難以掌控,才要在此處培植出強大的同盟,雖然這個同盟在將來或許很不穩定,眼下卻是他北征獲取最大利益的堅強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