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安邑城,在東漢末年算得上是少有的繁華城池。

城內商戶林立,街道寬敞,青石鋪設的路面也清掃的很是潔淨。不僅城池佔地更為廣闊,人口也要比大陽、下陽和虞城三座城池的人口總和還多。

這座城池,曾經是戰國早期魏國的都城,秦漢之後又一直作為河東郡制所在,再加上安邑附近的鹽監盛產井鹽,往來商賈不絕,城池的繁榮與喧囂,自是尋常小城難以比擬。

在涑水沿岸全殲了王邑率領的河東軍主力,劉辯率領大軍馬不停蹄的向著安邑進發,距離安邑尚有些路程,遠遠的他就看到安邑城牆上早已插滿了他的戰旗。

徐庶領著典韋、周倉早早的等在城門口,在他們身後,千餘名官兵列著整齊的隊形,正在等候著劉辯大軍的到來。

韓暹帶領的先鋒已然到了城下,向徐庶通稟了劉辯的到來,在早入城的一隊官兵引領下,先一步去了城內軍營。

大軍緩慢的向著安邑城推進,隔著很遠看到大軍最前面走著身穿金甲的劉辯,徐庶帶同典韋、周倉也不騎馬,快步迎了上去。

飛快的奔走了數百步,仨人到了大軍近前,徐庶抱拳躬身深深向劉辯行了一禮,典韋和周倉則半跪在地上,抱拳仰頭望著劉辯。

“殿下!”抱拳躬身站在劉辯面前,徐庶對他說道:“臣下與典韋、周倉二人已然拿下安邑,這幾日城中百姓皆不許出城,訊息並無半點走漏!”

“軍師辛苦!”劉辯翻身跳下馬背,雙手扶著徐庶的手臂,對一旁的典韋和周倉說道:“典韋、元福,你二人也起身吧!”

待到仨人都直起了身子,劉辯這才向徐庶問道:“軍師要本王在涑水岸邊拖住王邑,此時又封鎖已拿下安邑城的訊息,不知有何處置?”

看著站在面前的劉辯,徐庶微微一笑,對他說道:“此事待到進入城中再說,如今王邑已死,不出旬月,這河東郡便是殿下的天下了!”

徐庶不願在此處說出後續的策略,劉辯心知他定是有些話不好言明,於是也不再問,朝身後跟著的趙雲等人招了下手,高聲喊道:“全軍進城!”

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剛進安邑城門,劉辯就看到在迎著城門的一處十字路口,數百名披麻戴孝的百姓正跪在地上燒著黃紙。

這些百姓一邊燒黃紙,一邊嚎啕大哭,情狀很是悲楚。

“百姓們因何如此?”與徐庶並肩在城內街道走著,劉辯扭頭看向那群正燒著黃紙嚎啕大哭的百姓,向徐庶問了一句。

“不敢欺矇殿下!”看了那些百姓一眼,徐庶對劉辯說道:“王邑在河東頗有官聲,也算得是個好官。他為人耿直,安邑百姓多受過他的恩惠。聽聞他在戰場戰死,許多不怕死的,便來到路口弔唁!”

“這些人倒也忠義!”聽了徐庶的解釋,劉辯撇了撇嘴,對徐庶說道:“由他們去吧,只是此事不可鬧大,該管還是要管上一些,莫要因百姓對王邑的感恩,而致使安邑局勢不穩!”

“臣下已有安排!”徐庶點頭應了一聲,跟著劉辯向城內走去。

作為郡制所在,安邑城要比先前劉辯佔領的大陽、虞城等城池大了許多,官府也更有氣派一些。至於軍營,更是能容納下二三十萬大軍駐紮。

大軍在幾員將軍的率領下徑直去了軍營,劉辯則領著親兵,與徐庶一道前往安邑郡府。

官府之中經常有需要快馬傳報的文書,許多文書的內容都是十分緊要,繁華的街道上人群密集,快馬不可能在街道上疾速賓士,因此建造官府時的選址,都會選在相對清靜一些的街道。

安邑城的郡府也是如此,郡府大門外的街道,多是民居和一些例如絲綢布坊之類販賣高檔貨物、生意並不算十分火爆的商鋪。

站在郡府大門口,劉辯抬頭朝郡府門頭上掛著的“安邑郡”三個大字看了一眼。

三個字都是用小篆字型刻成,字面鎏金,陽光照射著在字上,金色的大字閃耀著刺眼的光芒,在黑色牌匾的映襯下,越發晃眼。

“安邑郡府倒是氣派!”看了一眼門頭上的大字,劉辯對身旁的徐庶小聲說了句話,抬腳走進郡府。

剛進庭院,他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幽香。

庭院的兩側,墾出了一片片花圃,花圃中栽種著各個季節盛開的鮮花。此時正值初夏,一叢叢月季開的正豔。

紅的、粉的、白的,朵朵月季花兒在微風中搖曳著莖稈,就好似一個個身穿鮮豔錦緞的舞娘,正伴隨著風的旋律在輕歌曼舞。

“那王邑倒是個懂情趣的人!”看著滿園綻放的月季,劉辯扭頭朝一旁的徐庶微微一笑,對他說道:“官府本王倒是進過幾個,後園栽種著花草並不稀奇,只是這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