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打到他們投降為止(第2/2頁)
章節報錯
胡才與楊奉私交頗好,又和韓暹一樣,早就想要尋個退路,脫離黃巾軍,只是各路諸侯討伐甚緊,根本不給他們退路,才致使他們如今依然做著黃巾,退身不得。
“聽聞弘農王起先是領著一群潁川黃巾與西涼軍作戰……”看著一臉糾葛的胡才,站在他身後的軍官躬著身子,壓低了聲音說道:“將軍可否……?”
扭頭看了軍官一眼,胡才眉頭緊緊的擰著,並未說話。
與官軍打交道數年,自以為對官軍脾性有所把握的胡才,還是不太相信弘農王能夠輕易接受他們的投誠。
如今虞城被圍,楊奉、郭太已被擊潰,而韓暹所部還在下陽一帶,城內守軍也不過只有不足兩萬人,若是劉辯不接受投誠,胡才能做的,只有死守!
“你的意思是……?”擰著眉頭,沉吟了好半天,胡才這才向那軍官問道:“本將軍應派人前往弘農王軍營,宣示投誠?”
“將軍自家去,豈不是低了身價?”軍官躬著身子,朝左右瞟了兩眼,見城頭上的黃巾軍沒人注意他們,才壓低了聲音對胡才說道:“若是弘農王有心招攬,必定派人前來,若是他無心招攬,只是圍城,將軍便只好做出死戰的打算!”
“呼!”胡才長長的吁了口氣,雙手按著城垛,眉頭緊擰,望著遠處越來越多的篝火,喃喃自語了一句:“若真死守,我等唯有死戰而已!”
顛軨坂山腳下,一片片篝火燃起,夜間無法視物的官兵們眼前亮了起來,也能勉強看清些周邊環境,幫著視力正常的官兵搭建起了營帳。
劉辯手按長劍劍柄,眺望著虞城方向,眉頭緊緊的鎖著。
徐庶對說服胡才投誠很有把握,劉辯也相信他說的沒錯。可徐庶眼下畢竟是他帳下的唯一謀士,讓劉辯領兵打仗、搞些小規模的突襲,那還可以,但是要讓他籌劃大兵團作戰,還得仰仗徐庶。
他損失不起!也不願讓徐庶輕易犯險。可徐庶卻好像是鐵了心一樣,非去虞城不可。
“殿下!”正望著虞城方向擰眉沉思,劉辯身後傳來了徐庶的聲音:“我想即刻出發,前往虞城。”
聽到徐庶說話,劉辯轉過身看著他,面帶擔憂的說道:“軍師前往虞城,本王還是有些放心不下……”
“明日一早,定讓虞城城頭插滿殿下戰旗!”雙手抱拳,徐庶深深躬著身子向劉辯一禮,對他說道:“元直就此告辭,得了虞城,再與殿下相見!”
“來人!”上前一步,雙手託著徐庶的胳膊,將他攙了起來,劉辯向身後跟著的親兵喊道:“即刻挑選十二名好手,保護軍師!”
“諾!”一名親兵應了一聲,隨後高聲點出了十二個人的名字。
被點到名字的十二名親兵紛紛上前幾步,在離劉辯和徐庶兩三步開外,列成一排。
“軍師保重!”扶著徐庶的手臂,劉辯語氣中帶著幾分沉重的說道:“軍師此行,兇險無比,若覺著事情不對,即刻出城!本王原是打算多派人手護衛,只是被強敵圍在城中,人手多了反倒是個羈絆……”
話說到這裡,他扭頭朝列隊站在一旁的十二名親兵說道:“你等皆是護衛本王的勇士,今日本王便將軍師交於你等保護,切不可讓軍師受半點傷害!”
“殿下放心!”十二人齊齊抱拳躬身,朗聲對劉辯說道:“我等誓死保護軍師,定然護得軍師周全!”
說話的光景,已有數名兵士牽著十多匹戰馬朝劉辯和徐庶走來。
牽馬的兵士到了近前,徐庶從一名士兵手中接過韁繩,翻身跳上馬背,朝著劉辯拱了拱手,策馬向虞城方向奔去。
十二名被選中保護徐庶的親兵,也跟著跳上了馬背,追隨徐庶去了。
身後篝火熊熊,劉辯的身影被鍍上了一層橘色的金光。望著漸漸消失在夜幕之中的徐庶和十二名親兵,他的心頭好像被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壓抑的他直喘不過氣來。
晚風輕拂,草葉兒在風的撩動下發出陣陣輕響,身旁的團團篝火,也在風中搖曳著身姿,發出“呼呼”的響聲。
“殿下!”正望著虞城方向,周倉走到劉辯身後,小聲對他說道:“探馬回報,楊奉、郭太駐紮在我軍以東十里處,二人彷彿有些隔閡,兩軍駐紮之地竟相隔一里之遙!”
劉辯低頭沉思了片刻,對周倉說道:“命令全軍原地駐紮,明日一早,由新投誠的官兵開道,若是遭逢楊奉、郭太,由他們喊話勸降!其餘各部,做好戰鬥準備,假若二人抵死不降,便打到他們投降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