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一部分慕容則維持原本姓氏不變,比如姑蘇慕容,京城的慕容彥逢家族。

“臣等一定盡心盡力,操持好登基大典。”蘇軾卻是精神一振,說道。

幹完這一票,他東坡居士就真能退休了。

蘇軾是個天真的人,他早些年脫離群眾,不接地氣,所以反對新法。

被貶到地方後,發現基層情況,又部分的支援新法。

於是,就犯了“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的錯誤,不管是新黨還是舊黨,都打壓他,多虧他弟弟在朝中保著他。

這麼多年下來,蘇軾只覺得心累,早想退休了。

尤其是大宋的滅亡,對蘇軾觸動很大。

“還有一點,服飾也要變一變,前朝的服飾,在審美上卻是無可挑剔,不過不夠大氣,你們改一改,弄得大氣一點,得有盛唐的影子,再慢慢發展出我大明的特色。”慕容復說道。

“遵命。”黃裳立刻就會意了,他學究天人,已經是想好了改法。

慕容複道:“兩個月後,就是我的二十八歲生日,我希望我生日那天,登基為帝。自古二十八歲開創一朝者,唯朕與唐太宗耳!”

蘇星河出列,行禮問道:“燕王殿下,我們國號是大明,年號不知您是否有決定?”

“我們國號大明,建元洪武!”慕容複道,“今年,便是洪武元年。”

蘇星河說道:“燕王殿下武功蓋世,當世無敵,幾個月便摧枯拉朽,滅宋,並西夏,平吐蕃,可謂是武功赫赫。洪武這個年號,確實與殿下相得益彰。”

慕容復點點頭道:“不錯,你理解的很透徹。”然後,慕容復點名道:“苟讀!”

苟讀出列,道:“微臣在,燕王殿下有何吩咐?”

慕容複道:“你暫時擔任史官,記錄本朝歷史,修實錄,宋史也由你主持。以後的夏史,遼史你也一併主持。我會給你經費,人手。具體的思想就是,宋,遼,夏都是割據政權,他們之間和魏蜀吳一樣,是割據政權的內鬥,本朝才是大一統政權,天命所歸。”

“遵命。”苟讀很喜歡這個人任務,皓首窮經,埋頭在文山書海之間,恰是他最樂意去做的事情。

宋朝舊臣頓覺面上無光,因為慕容復把宋朝定義為割據政權,對標魏蜀吳。

只是慕容復說的有理有據,他們在新朝也沒有多少話語權,雖是心中不甘,但也只能暫時保持沉默。

官僚集團看似強大,可慕容復手握槍桿子,何況慕容復還另有筆桿子,這就很無解了。

無崖子問道:“燕王殿下,我們定都何方?蘇州這個地方,的確富庶。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過蘇杭之地,太過浮華,不宜為都。”

慕容複道:“大明採取兩京行省制度,在東南,以江寧為南京。等我北伐遼國成功,則在遼國南京幽都府建立大都。大都在北,以打擊北方遊牧民族,擴張大明的陸權。南京在南,則可拱衛海權,為大明下西洋做準備。而且大都有出海口,他日我大明艦隊,就能貫通南北,掌控全國局勢。”

大家紛紛點頭,稱是。

這兩個地方,確實是定都的好地方。

開封這個地方,趙匡胤都不滿意,只是趙光義自己是開封府尹,一句“在德不在險”,逼得趙匡胤沒辦法遷都。

開封如今有大量大宋舊勢力,肯定不適合當首都。

那麼遼國的南京,確實正合適。

而江寧府虎踞龍盤,有帝王氣,也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如此,大家便開始籌備登基大典吧!”慕容復揮揮手,“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