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最好。秋水師叔,語嫣,我們分頭出發吧!”慕容複道,“你們先去燕子塢,我最多晚幾天也會到。”

李秋水道:“我們會慢一點,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估計我們會前後腳差不多同時到。可惜師姐不願意和我們同去。”

童姥冷哼一聲。

慕容復與眾女依依惜別,說了一些囑咐的話。

隨後,李秋水等人離去。

而慕容復和天山童姥騎上快馬,朝擂鼓山而去。

“師伯怎麼不說話?”慕容復問道。

“沒什麼好說的。”童姥道,“幾十年沒見過師弟了,現在想起來,有些悵然。我估計他已經不是我心目中那個少年了。”

“歲月不饒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慕容復笑道,“不過師父他,仍然是一個帥老頭呢!”

西夏和宋朝邊境之間,藏著一批奇怪的左道人士。

正是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蟲豸們。

靈鷲宮麾下的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洞主島主們,其實都散落在天南地北。

有的居住在東海、黃海中的海島,有的在崑崙、祁連深山中隱居。

彼此相隔短則百里,長則千里。

而原著之中,這些洞主島主,卻像是開了傳送門一樣,能夠短時間抵達同一個地方,頗為神奇。

事實是,他們不是開了傳送門,而是他們之間早就提前串聯,都相聚在西夏和大宋邊境地帶。

需要行動的時候,自然能夠短期相聚,不必等個一年半載。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頭麵人物,就是在洞島勢力之中威名赫赫的劍神卓不凡。

卓不凡,曾經是著名的一字慧劍門的弟子。

幾十年前,一字慧劍門因為得罪了天山童姥,被天山童姥滅門。

當時卓不凡恰好外出,僥倖逃過一劫,回來後得知滿門被童姥所滅,從此發誓報仇雪恨。

也是這卓不凡有運道,無意之中得到了前輩高人的劍譜,修行了幾十年,劍法大進。

這兩年,卓不凡才出山。

他一出山,就擊敗了河北好幾位劍術名家,而且是一招擊敗。

眾人稱讚卓不凡劍法通神,承認了他自封劍神的外號。

卓不凡一心找天山童姥報仇,但天山童姥麾下有九天九部,他只孤家寡人一個,就算他的武功比童姥略高一些,也會雙拳難敵四手。

何況卓不凡覺得,自己可能比天山童姥還差一點點,孤身去靈鷲宮挑戰天山童姥,不是明智之舉。

卓不凡經過調查,發現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洞主島主武功都十分高強,而且受生死符壓迫,生不如死,對靈鷲宮積怨已久。

於是,卓不凡開始頻頻聯絡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洞主島主們,與他們共商對付童姥的大計。

他武功不凡,勇氣驚人,漸漸成為牽頭人,慢慢的把三十六洞和七十二島的洞主島主,都聚攏在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