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開國以來,實權都在高氏手中。

高氏族長多為大理國宰相,形同後來倭國的幕府將軍,而段氏更類似有名無實的天皇。

數十年前,楊家的楊義貞造反,弒殺上德帝段廉義,試圖篡位。

段延慶也被楊義貞的人亂刀砍死,下落不明。

這是官方的說法。

但是身為大理皇帝,段正明是知道內情的。

楊家的反叛,對於實力更強的高家而言,不過是小丑行徑。

但是高家一開始作壁上觀,直到段家支撐不住,高升泰之父高智升才和大理段氏談好條件,讓高升泰下場誅滅了楊義貞一黨。

高智升的條件之一,就是讓天龍寺對段延慶袖手旁觀,因為段延慶是正牌太子,有大義名分,立他不好拿捏。

天龍寺枯榮大師雖然是段延慶的親叔叔,但為了段家的大局,也不得不捨棄這個侄兒。

高升泰事後扶持上明帝為帝,一年後就逼迫上明帝退位,立段正明為帝,是為保定帝。

透過廢立皇帝,並且立的是法統不強的旁系為大理皇帝,高升泰一度大權獨攬。

如果這世上沒有武功,高升泰廢段正明自立,真是輕而易舉。

但正因為這世上有武功,段正明兄弟苦練家傳絕學一陽指,經營武林之中的人脈,並且段正淳還透過政治聯姻娶了擺夷族族長之女刀白鳳,獲得了一大助力,為段正明逐漸拿回了些許權柄。

段正明雖然還是弱勢的天子,但至少不再是完全的傀儡。

世人皆知保定帝段正明,武功高強,為人寬和仁厚,與武林同道交情不淺,在大理國聲望卓著。

這讓高升泰自立為帝的難度變得極大。

但高升泰也意識到武功對於政治惡劣的影響,所以高升泰交好段正淳,並且對段譽喜愛有加,不斷影響段譽。

段譽不想學武功,段正明和段正淳還無可奈何,這都是高升泰施加的影響。

段家終究是弱勢了一些,段正明其實隨時準備退位以顧全大局。

只要皇位還在段家手中,他就始終以大局為重。

但如果可以的話,他也想一直掌權,畢竟權力的滋味太美妙,淺嘗也能上癮。

段正明早就知道延慶太子未死,也知道延慶太子成了四大惡人之首,但他想的卻是如何利用延慶太子,掣肘高升泰。

如今的延慶太子成熟許多,組建了四大惡人組合,不再懼怕圍攻,而且還加入了西夏一品堂,尋求到了政治上的靠山。

但段延慶名聲太臭,面貌盡毀,是不可能當皇帝的,根本不算是段正明的威脅,反而是段正明可以利用的物件。

心思轉動間,段正明沉聲道:“淳弟,我當年見過延慶太子的書法,這確實像延慶太子的筆跡。”

段正淳道:“只憑筆跡,無法真正確定他的身份,現在是譽兒落入他的手中,如何是好?”

段正明道:“莫急.......”

段正明想著,對一旁的宦官道:“宣鄯闡侯高升泰及三公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