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能聽的內容?”洛祖心下驚詫。

而在太清聖人開講之際,被他隨身藏起的飛舟便被分出其身,至正殿外安置。

洛祖見狀卻無擔憂,畢竟此乃聖人道場,必能保佑族人無恙,否則不是在打聖人的臉嗎?

但這也讓洛祖深覺聞道有先後,法不傳六耳。

念及於此,洛祖便坐定清楚,凝神靜氣去觀前方的太清聖人,聞聽祂講授混元之道。

太清聖人此刻在他眼中展露人相,為垂朽老人,可又生氣昂揚,讓人覺得矛盾,卻又彷彿一切如是,一切正常不過。

只是如此念頭在心底一流轉,太清聖人身上的氣息便即刻變換。

彷彿冢中枯骨,朽爛成泥,一點生機也不存。

這就從一個完美的陰陽平衡轉到另一個死氣沉沉的極端中。

這樣的轉變讓洛祖始料未及。

可太清聖人的講道已然開始,其已人族之語言開講。

不對,是祂已大道之音闡述混元之道,但洛祖身為人族,便直接以人族語言帶入,其他種族“聽聞”,便會以自家語言帶入,或者不以語言,而是直接聆聽大道之音,甚至面前的太清聖人便直觀地向其展示混元之道。

至於混元之道是什麼。

洛祖是聽清了,但沒能聽明白。

可他記住了,以一種匪夷所思卻又極為合理的方式記下了。

筆記!

是的,他竟情不自禁的當場已紙筆將太清聖人所闡述的大道記錄下來。

這是否匪夷所思?可記錄之事卻又合理。

而洛祖為了記錄混元之道,僅僅只用了九頁巴掌大的紙。

待他記錄完,再看一遍內容,便覺自己懂了混元之道。

可眼睛一從上面脫離,混元之道又離他遠去,直接從他的大腦中脫離。

洛祖明白,自己是懂了又沒懂,這等境界非得到混元之前才能清楚接受。

“乎繆百形,哉定千餘,鈞天無定之酉酃……”

其實其中話語還是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當然也只是外人來看是這樣,洛祖自有自己的理解,畢竟這些是他自己記錄的,其中所蘊含的資訊也是他自己理解然後以這種形式藏在字句中,不外乎文言文解讀而已。

他之後自會撰寫一本相應的字典釋意,好讓族人能夠看懂其中意義。

不過他認真看著自己書寫的成文,心下又生奇怪,人族文字怎不受巫妖二族設下的規矩制約了。

是這個大殿的因由?還是其他?

洛祖不得而知。

但他最後還是將這篇混元之道貼身藏好,直接放入自己的元神之中。

隨後他又想起一事,太清聖人這就講完混元之道了?

此乃洪荒天地的極境,竟這麼簡單?他也才記錄了九頁紙罷了。

亦或者說大道至簡,化簡為繁?

洛祖一時想不明白,更說不明白。

反正太清聖人此刻已經開講大羅之道。

如此看來便是要將現如今的修行境界一個個講解清楚了。

此刻,大羅之道卻變得晦澀複雜,洛祖聽不明白,也不知如何記起,縱使他將紙筆再次拿出,卻也不知該記錄下什麼文字。

而且聽著便心裡煩悶,好似身上總有某處瘙癢,撓了一遍全身卻還是沒撓對地方。

難受難受真難受,心中苦悶已無人知。

這樣的情況便是度日如年,比之前聽講混元之道的感受是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