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靚掃了陳平一眼,然後說道:“我們先來說說洛陽,洛陽雖有天然的險要,但它有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腹地太小,方圓不過數百里;田地貧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敵,非用武治國之都。”

張靚頓了頓,掃了周圍群臣一眼,淡淡說道:“如今天下初定,吾等卻也不敢說天下就此沒有了武功刀兵,所以,定都洛陽,並不是上策。”

群臣沉默,若有所思。

而劉邦則是雙目精光閃爍,點頭說道:“嗯,大漢初立,但南方還有趙佗百越,北方長城之外也有異族,所以,用武治國,那是很有必要的。”

張靚點點頭,繼續說道:“我們再來說說關中之地,關中左有崤函之險,右有隴蜀叢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里;加上南面有巴蜀的富饒農產,北有可牧放牛馬的大草原。既有北、西、南三面的險要可以固守,又可向東方控制諸侯。”

張靚這一句,讓大殿上的群臣們心中又是悚然一驚。

尤其是韓信、彭越等人,對張靚就更為忌憚。

而劉邦則是聽得連連點頭。

張靚笑笑說道:“我是就事論事,並不針對誰,大家接著聽我分析,諸侯安定,則黃河、渭水可以開通漕運,運輸天下的糧食,供給京師所需。如果諸侯有變,就可順流東下以運送糧草,足以維持出征隊伍的補給,讓我大漢的諸侯都不能也不敢隨隨便便起兵反叛,所以,定都關中,實乃金城千里,天府之國!綜上所述,我支援婁敬的主張。”

張靚這一番話說出來,頓時,大殿之上鴉雀無聲。

張靚素負重望,又深得劉邦信賴。

說話擲地有聲,份量十足。

更重要的是,張靚走一步看三步,眼下天下初定,而張靚已經在謀劃怎麼治國,怎麼讓大漢約束諸侯,僅此一點,就讓群臣心中拜服。

陳平掃了群臣一眼,感嘆一聲說道:“我等很多都是六國後人,總覺故土最好,所以,這心中不免就有了先入為主的偏愛,還是子房先生你,心中無私,只為大漢,我等實在是心服口服。”

張靚這一番話說出來,劉邦頓時聽出了很多味道。

而且,劉邦現在,最擔心最忌諱的是什麼?

不就是諸侯的穩定大局嗎?

項羽是怎麼被滅的?

究其原因,還不是定都出了問題,然後諸侯就造他的反,最終不就被自己給鬥垮了嗎?

自己這大漢如若不防備點諸侯,尤其是那幾位異性王,搞不好,這天下還真不一定就姓劉。

張良的分析全面而深刻。

漢高祖劉邦心中一下就敞亮了,明白了。

當即,就在大殿之上,漢高祖劉邦決定定都關中。

漢五年八月,劉邦正式遷都長安。

敲定定都的事了,接下來,又是群臣極為關注的,封侯拜爵的大封了。

群臣跟隨漢王劉邦一起打天下,如今天下歸漢,國基已成,到了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了。

很多臣子們都在摩拳擦掌地計算自己的功勞,很想看看自己能否封侯拜將。

跟隨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不少,計算功勳,出臺分封標準,這絕對也是一件極為繁瑣的事。

而且,分封一旦出問題,搞不好就會出現極大的矛盾,所以,如何分封,劉邦一直在動腦筋。

說起分封,劉邦心中首先想到的,其實就是應該封給張靚什麼位置才好。

在他心中,張靚的功勞是最大的,就連韓信、彭越等戰功累累的功臣,其實也比不上張良張子房的重要性。

那麼,天下初定,怎麼封賞子房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