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有亞父在,一定會有針對性的戰略佈局,自己又怎麼會一步步走到如今這田地?

如若自己聽了亞父的建議,不讓龍且去打韓信,或者此時,自己身邊還有倚重之將。

但是現在,一切都晚了。

項羽奮起餘勇,殺退了彭越一次,但劉邦這邊很快又逼近了滎陽,項羽不得不領兵回援。

項羽一走,彭越又殺了出來,依然是四面合圍。

不利的戰爭局勢,讓項羽終於是感到了勞心勞力。

當然,此時此刻,項羽麾下,依然有精兵二十多萬,依然有極強的戰鬥力。

所以,就算是三叉戟陣成,項羽覺得,對方要想吃下自己,怕是也會傷筋動骨。

是故,召集手下,分析了當前的形勢之後,項羽決定跟劉邦議和。

以釋放劉邦被囚的老父、妻兒為條件,跟劉邦議和。

項羽腹背受敵,兵疲糧盡。

要與漢訂盟,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

說實話,劉邦覺得此時也沒有勝算。

主要是項羽打仗實在是太勐了。

劉邦覺得,就算是四面合圍,要打敗項羽也會很是艱難。

楚軍正面戰場的戰鬥力,至今都讓劉邦忌憚萬分。

當年在彭城,劉邦率領諸侯五十六萬大軍依然被項羽殺得落花流水。

現在,項羽竟然提出了議和,而且還以釋放自己老父和妻兒為代價,提出的中分天下的建議,也讓劉邦頗為心動。

再加上,前來提出議和的,還是劉邦的兒女親家項伯。

劉邦當年可是受了項伯的恩情的,此時,還真的需要給他一點面子。

所以,劉邦自覺這議和是很不錯的, 也就同意了項羽所請。

雙方簽訂了暫時停戰的協議。

漢四年十月,項羽釋放了劉邦之父和妻子兒女,引兵東歸。

此時,志得意滿的劉邦也想帶兵迴歸漢地,然後去瓜分勝利果實。

說實話,打仗打到這個節骨眼上,劉邦竟然訂立了和平協議,竟然跟西楚霸王議和了!

這也是張靚沒想到的事。

於是,張靚前往漢營,找到了劉邦,坦然說道:“漢王,此時,正是一鼓作氣,全殲楚軍的大好機會,此時讓項羽退去,不亞於放虎歸山。”

劉邦議和,還真沒有聽取張靚的意見。

此時,張靚這麼一說,劉邦頓時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可是,父親他們已經被換了回來,我這也剛剛簽訂了停戰協議,而且,西楚霸王之武勇,天下無雙,軍事一起,勝負難料……”

張靚不知道怎麼說他好。

稍稍沉默了一下,張靚這才緩緩說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劉邦心中還是過不去那道坎。

覺得,自己真要是此時出軍,豈不是就成了言而無信的小人?

西楚霸王本來就相當鄙視自己,自己真要這麼幹了,豈不是以後在西楚霸王那邊都抬不起頭來?

就在劉邦心中猶豫這會兒,陳平在邊上來了句:“錯過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如今,好不容易,韓信、彭越和英布三家合圍,真要放走了項羽,也不知漢王你日後還能指揮得動這三支部隊不?”

劉邦愣了下,終於想起韓信自請假王的事,心中開始猶豫。

張靚靜靜地等待著劉邦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