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四章 高陽侯戚鰓(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是一個看起來很是不錯的戰略。
但是, 張靚分析之後,覺得不妥。
當劉邦單獨問起張靚之時,張靚勸道:“你雖欲急入關,但秦兵尚眾,距險而受。今不下宛,宛從後擊,強秦在前,此危道也。”
一句話,如果不攻下宛城,那麼,秦兵前方據險而受,就能讓劉邦軍處於前後包夾的狀態,到時候就真的危險了。
劉邦本身就對張靚敬佩無比。
而且,劉邦對戰略天生敏感,張靚這麼一說,劉邦馬上就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隨即,劉邦馬上有了決斷,當夜,劉邦就夜晚引兵還攻宛城,偃旗息鼓,天未明,就將宛城團團圍住。
宛城被圍,但是,城內資源不少,守軍戰力也是不弱。
真要硬攻的話,楚軍也會傷筋動骨。
此時,張靚對劉邦說道:“武安侯稍安勿躁,可圍而不攻,兩日之內,宛城之戰,必會出現重要轉機。”
劉邦聞言果然率兵圍而不攻,守住了宛城。
而宛城之內,看到外邊黑壓壓的大軍,呂齮有些沉不住氣了,竟然想要自殺。
此時,暗網線報,也就是張靚安排在宛城的門客陳恢站在了呂齮身邊,阻止了他的自殺並說道:“公你有所不知,武安侯為人忠厚,多善待有功之臣,今圍而不攻,多半是不想傷及無辜,既然如此,何不派我出去一會那武安侯呢?”
呂齮沒有更好的辦法,於是就派陳恢出使楚營。
這還真的好似是天上掉餡餅。
劉邦大喜過望地接待了陳恢,痛痛快快就與陳恢約定了舉城歸降。
又一次,劉邦沒怎麼費勁,就拿下了宛城。
劉邦身邊,那些主張繞過宛城直接西進的幾個,此時都齊齊看傻了雙眼。
這種事都有?
怎麼這呂齮就投降了呢?你撲騰幾下也是好的啊。
這下好,說宛城易守難攻簡直就成了一個笑話。
兵不刃血,拿下宛城。
劉邦又取得了一個重大戰果。
此時,張靚建議他重賞呂齮和陳恢:“此去攻秦,必然會遭受守城者,這天下苦秦久矣,很多人,其實都並不想死忠大秦,所以,只要給他們足夠大的希望,那麼,有些地方就能兵不刃血地拿到手。”
劉邦深覺說得好有道理。
於是,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劉邦直接封呂齮為殷侯,封陳恢食邑千戶。
並且,劉邦軍也大大方方對外名言:“反抗者千刀萬剮,投靠者重重有賞。”
打下宛城,劉邦沒有了後顧之憂,和張靚繼續率軍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