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不管成績如何了。

不管老爺子會如何看待自己,會如何認識自己,總之一句話,該怎麼答,就怎麼答,說出自己心中該說的話。

至於答問之後能得到什麼,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深深吸了一口氣,張靚緩緩說道:“秦必亡於二世,徵兆已顯,其一,內患難解,六國文化一統、百越同化,都非一日之功,六國遺族主導的內亂隨時可能爆發;其二,革新不足,戰後,未能形成促進發展的良好體制……”

大秦為何會亡於二世,原因的確很多,張靚認為,苛於當代,也是大秦必亡的原因之一。

當然,考慮到黃石公不一定就真的會反大秦,所以,張靚闡述自己觀點的時候,儘量十分的客觀。

黃石公不動聲色,聽張靚侃侃而談,心中卻在想,你還好意思說六國遺族內亂,要不是你整了博浪沙刺秦,大大地提振了六國遺族鬥志,估計這局面還不至於如此危險。

不過,張靚抽絲剝繭,一點一滴地分析,還是讓黃石公覺得很是信服。

聽了張靚的分析之後,黃石公覺得,這大秦真的病入膏肓,活不長久了。

就算沒有發生博浪沙刺秦這件事,其實,大秦的氣運都已經出了問題。

正如張靚所說的,這不是一個兩個因素導致的,而是各種各樣的因素合在一起形成的必然的結果。

當然,這些判斷,都是張靚結合了前世的歷史,前世的觀點之後形成的自身的判斷。

但是,張靚還是覺得,到了異界大秦,這很多判斷怕是有點變化,並不一定準確。

所以,在最後,張靚半帶疑問,半帶猜測地說道:“大秦必亡於二世,還有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那就是,始皇帝他到底能活多久……”

之所以提出這個決定因素,那是因為,異界大秦武力值更高,人類的平均壽命應該也高於前世大秦。

而且,因為武力值和諸子百家存在的影響,異界大秦的很多細節上,跟前世也有著較大的差別。

比如說,演武樓內,張靚遇見的劍聖聶政,前世刺殺韓王俠累之後,就被斬殺當場,而異界大秦,他卻成了劍聖。

那麼,有沒有可能,始皇帝也能引靈入體,成為靈士,然後,壽元增長呢?

張靚說大秦會二世而亡,可不敢說大秦會亡在始皇帝手中。

前世,如若始皇帝不死,六國遺族根本就不敢動彈,天下也就不會大亂。

說到這兒,張靚又小心翼翼地補充了一句:“實際上,如若能給始皇帝更多一點時間,或可以其雄才偉略,定鼎乾坤,讓華夏大地歸於平靜。”

黃石公愣了一下,目不轉睛地盯著張靚,心想,你既然知道始皇帝不死,天下就不會大亂,那你為何要跑去刺秦?

張靚被黃石公看得有些發毛,小心翼翼地問道:“師父,我說錯什麼了嗎?”

黃石公咳嗽一聲,緩緩說道:“沒有,你說得很對,說得很到位,分析很透徹,不過……”

頓了頓,黃石公有些意興闌珊地說道:“你以為引靈入體,成為靈士會很容易嗎?始皇帝幼年坎坷,錯過了最佳修煉年紀,後來又跟雜家呂不韋相鬥,遭遇陰陽家嫪毐奪權,傷了根本,要想引靈入體,已經是不可能。”

張靚心中一驚,輕聲說道:“傳說中,不是有引靈丹嗎?可以砸丹不?”

黃石公搖頭,看向張靚,無比認真地說道:“引靈丹,也只能提升一成的成功率而已,並且,事不過三,引靈丹只有前三次服用有效,效果還會越來越弱,不然,人族靈士為何會如此稀少?”

張靚心中一驚,欠身說道:“弟子受教了。”

黃石公嘆息一聲說道:“始皇帝已經派出仙師,入東海,尋那長生不老之藥,或許,大秦還有一線生機。”

張靚心中一動,前世歷史記載,始皇帝的確是派出徐福出東海尋訪仙山,前後還跑了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