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項梁所說,始皇帝蓋代武功,壓得天下群雄喘不過氣來,博浪沙驚天一擊,打破了某種藩籬,宛如在萬里長城之上鑿開了一個缺口,引動天下風雲。

就連始皇帝自己也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大索天下,海捕公子韓,竟然引動八方,天下大勢由此大變。

六國有心人,妖族、魔族、鬼方有心人動了起來,暗流湧動,公子韓博浪沙刺秦的赫赫戰績,流傳天下。

仕子引導,民眾傳頌,市井之間,酒肆茶樓,勾欄之中,公子韓聲名鵲起。

博浪沙刺秦的戰績,也是越傳越玄乎。

有那縱橫家說客,化為說書人,在酒樓之中高聲吟唱:“六國有壯士,椎秦博浪沙。一椎三千尺,破秦三萬兵……各位,且聽我細細說來,話說那日,始皇帝東巡,途經博浪沙,旌旗繽紛兩河道,戰鼓驚山欲傾倒,公子韓,橫空出世……”

……

白雲之間,崑崙之巔,道宮鐘聲響起,素來不管天下大事的崑崙道宮,下達了一則鮮為人知的喻令:“令,道宮三公入世,擇有緣者,授天機道卷,導引諸子歸流,天下歸一。”

道宮也坐不住了,遣三公入世。

只是,讓道宮諸賢不解的是,大秦已經橫掃六合,天下依然歸一,為何三公的使命還是天下大統?

莫不是,道首窺得天道,這天下又將風雲變幻?

博浪沙刺秦,該不會是某種特殊的象徵性訊號?

……

儒家聖教,孔府家主,手持博浪沙戰報,仰望星空,悠然說道:“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刺秦博浪沙,聚民之力,天下恐有大變……”

有弟子在旁,躬身請曰:“聖教何為?”

家主肅然:“秦滅六國,關東子弟多有不服,始皇帝東巡旨在彰顯武力,壓服群雄,如今,公子韓刺秦,始皇帝神威反而受損,我聖教雖不能名章旗幟,但必然入世。”

眾弟子齊齊躬身:“諾。”

眾弟子一一散去,孔家家主看向空蕩蕩的大廳,悠然說道:“聖教乃三教之一,一舉一動,皆為人所矚目,吾等切不可衝鋒在前,不然,恐於法家、雜家產生聖道之爭,屆時,禍大也。”

不爭,儒家恐落人後,不能正聖教之位。

爭,則如同走鋼絲繩,稍有不慎,恐有坑儒之大禍端。

但大時代即將來臨,大勢如此,不爭也得爭。

……

始皇帝大索天下,追捕公子韓,張靚的畫像,公子韓的大名,隨之流傳天下。

正如孔家家主所說,始皇帝東巡,旨在彰顯武力,但誰知,冒出個公子韓,一擊博浪沙,徹底攪黃了始皇帝的算盤,攪動了天下大勢。

始皇帝壓制不住一茬又一茬的野心家,四方雲動,妖魔鬼怪,魑魅魍魎都乘機冒了出來。

天發殺機,移星而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翻地覆。

此時此刻,不知自己已經攪動天下風雲,張靚依然沒有脫離危險,藏身江底,跟三大妖物緊張對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