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把自己逼得沒有一點退路。”

賣房子,是張俞臨時起意,不過話說出口,她覺得也好,反正她是打定主意不再回來,房子留在這裡也沒用,乾脆一起處理了,手頭多留點錢,他們進城以後,她也好計劃,如果錢不寬裕,幹什麼都縮手縮腳的,最終也是什麼都幹不好。

村長老婆勸道:“大妞,別急,一步步來,稻穀可以賣,但是房子暫時留著,以後你們在城裡站穩腳跟了再賣也不遲。”

“嬸兒,我們一定會在城裡過得好好的,我想好了,以後不會再回來了,現在需要錢,就乾脆把房子給賣了吧!”

“大妞,房子打算賣多少錢?”

這個問題倒是把張俞給難住了,她不瞭解這個年代的物價,也不知道她家的房子值多少錢。

“這個你們說說看,現在要蓋一個像我們家這樣的三間房,需要多少錢。”

“你們家那個房子,土木瓦房,是你爸媽結婚後那年蓋的,現在差不多十五年了吧!你不會還按新的賣吧?”

“我們家這種房子,住七八十年沒問題吧!現在住了十五年,怎麼也算七成新吧!”

村長老婆道:“你說的對,能算七成新,更何況你們家把房子愛護得很好,你爺爺在的時候,每年都要修繕。”

“嬸,蓋新的,要多少錢?”

“一千五到三千塊錢吧!”

“怎麼會差一倍的價格?”

“你看,木料和瓦,還有門窗都需要花錢買的,有好壞的差別,其他的,土牆是用一個個土基壘起來的,這個大多數人家都是自己和泥用模子做的,壘牆,起梁,上架,上瓦,這些都是村裡人幫忙做的,不算錢,管幾頓飯而已,待別人家有事,自己去還工。大妞你們家那樣的,就算是現在蓋,最多也就需要一千五百塊錢。”

“那按一千五百塊錢的新房子來算,打七折,現在還值一千塊錢。”

“大妞,不能這樣算,你就算是隻住了一年那也算是舊房子了,在農村,舊房子都只能按三折以下算,所以你這個房子,最多值五百塊錢。”

“不會吧!只值五百塊錢!”

“是啊!誰家願意買舊房子住,都是蓋的新房子,因為在村裡,蓋房子大多數都是靠自己出力弄,包括木料,也是自己偷偷的去砍,木工,請的也大多是熟人,收費也少,所以蓋新房子,實際上也就花一千塊錢左右。”

張俞:“五百就五百,有誰家需要的,就來找我,我就不相信,這麼便宜的房子,會沒有人要。”

在農村,兒子多的,勞動力強大,當然不愁蓋房子,但是總有一些勞動力弱的家庭吧!再加上沒錢,不是能省點就省點了。

那個時候不興裝修這個行業,要不然,舊房子,把裡面裝修一下,跟新房子也沒什麼區別。

張俞一邊在慢慢的洗著衣服,一邊跟大家聊著他們家賣房子賣稻穀的事情,把買稻穀和買舊房子的好處都一一跟大家細數著,來池塘邊洗衣服的人和挑水的人來來去去,都聽說了張大妞家要賣房子賣稻穀進城去生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