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聊的開心,什麼葷話,葷段子都說。

丁桂花也抱著針線筐,拎個小板凳下來。

“你們這年輕人,日子過得就是舒坦,曬曬太陽,聊聊天,一天就過去了。”丁桂花說著,也搬個凳子湊跟前坐著。

“嬸兒,這是準備做小孩子的小棉襖啊。”葛春玲見針線筐裡的花布和棉花問。

“是啊,這棉花還是我今年秋天,摘的新花兒呢,做棉襖肯定暖和。”丁桂花摸著棉花,有些炫耀的說。

“向敏嫂子要過了年生吧?”有人好奇的問。

一句話,頓時戳中丁桂花的吐槽點,丁桂花撇撇嘴:“估計出不了正月吧。現在當兒媳婦真是舒坦,我們那會兒啊,都快生了,還要上山抗木頭,和個男人一樣幹活。大鍊鋼那會兒……”丁桂花吧啦吧啦的一頓吐槽。

顧小北有些想樂,這個丁桂花每次一說我們那會兒啊,她就莫名想起唐僧。

丁桂花說的嘴角都起了白沫,也沒歇下,還在說:“我當媳婦那會兒啊,我婆婆就擱炕上盤腿,抽大煙槍,我跟炕沿邊上,端茶倒水伺候著……”丁桂花嘴上不停的說,手上的針線活倒也沒停。

這功夫,一看就不是一天兩天練成的,肯定天天在村裡這麼聊。

“還有啊,你們現在過個日子,真是不熱鬧,我們村吃個飯,人人都端著碗,到村口大石磨旁邊吃,可熱鬧著呢。誰家要在屋裡關著門吃飯,會被笑話的。”丁桂花又找個吐槽點,接著說。

顧小北有些不解,李鳳梅跟著點頭:“可不是嗎,在老家每天吃飯的時候,最熱鬧,反正家傢伙食差不多,都端出去吃著飯,聊著天。”

丁桂花跟遇見知音一樣,連連點頭說:“可不是嗎,這樣鄰里之間關係也好啊。你們老家要是我們那邊的,風俗應該差不多吧。”

顧小北若有所思的看著口若懸河的丁桂花,看來大水缸的問題今天也能解決了。

“嬸兒,你們村裡,大家的關係是不是特別好啊?”顧小北裝著好奇的問。

“好啊,這一個村上,住的大多都是沒出五服的親戚,要不就是勾勾連連的親戚。那一家有事,全村都去幫忙。”丁桂花一說話,就剎不住車,一長串,一長串的往出來蹦。

“哦,真好,我這人就不太會處鄰里關係,嬸兒,你要教教我。”顧小北謙虛的說。

“成,這主要是你們年歲小,不過,肯學就好。”丁桂花一聽顧小北向她求教,有些洋洋得意的說教道。

“嗯,我也覺得我年齡小,經的事兒也少,做事不周全。”顧小北低姿態的說,眾人有些納悶,顧小北這是怎麼了。

丁桂花點頭:“就是經的事兒少,你看我現在,就看的很開,人和人相處,就是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

“嬸兒說的對,前些日子,我想把煤球放在過道里,這樣燒起煤來,夾著也方便,要不還每天拿桶來樓下拎,太麻煩了。陸戰國就說了我一頓,說我往樓道放煤,會影響大家過路。說我自私。嬸兒,你說我做錯了嗎?”顧小北有些委屈的說。

“你這做事是不周全……”丁桂花說了一半,突然想起自己在過道里放的大水缸。有些尷尬,訕訕的說:“你家戰國說的對。”

眾人才明白,這是轉彎抹角說大水缸的事呢。

顧小北知道這要適可而止,要不一會兒,丁桂花要是惱羞成怒,就是適得其反了。又笑著說:“嬸兒,你這手真巧,回頭也教教我,怎麼做這小棉襖。”

果然,丁桂花立馬又高興起來:“行啊,這小孩衣服,要把這袖子和領口做寬敞些,好穿,孩子穿上,也不窩的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