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這年代塑膠垃圾少,基本都是果皮垃圾,集中到一起堆肥,倒也不錯。

傅大少眼睛一亮:“好主意!我還說等掃地機有眉目了,去成立個科技公司。如今看來,可以先成立科技公司,由機械型機器人打頭陣,沒準哪天就託景區的光上電視新聞了,後續還能給掃地機打打廣告……”

傅大少見有事做,不跟著去漁村看熱鬧了:“驍哥、嫂子!我這就聯絡廠家去!爭取早點帶它亮相!”

“所長,我突然有了個靈感,先去實驗室了。”鄧志傑從徐隨珠的話,突然聯想到何不試著研究個垃圾分解液出來?這樣,各個垃圾桶收集起來的果皮垃圾,不需要特意找地方堆肥,滴幾滴分解液進去,分分鐘分解成液體殘渣。如果再提高分解液的環保性,這些殘渣還有機會變廢為寶,製成家禽家畜的飼料……

越想,眼睛越亮。說完就腳踏車一蹬,趕去海洋所的實驗室,為愁煞人的果皮垃圾貢獻光和熱去了。

“嘿!這傢伙!”夏明麗見物件為了個突然湧上來的實驗靈感,拋棄她就走,好氣又好笑。

徐隨珠拉過她說:“走!我們上景區看看,到底來了多少遊客。”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村道口剛下車,就被烏壓壓攢動的人頭驚呆了。

“乖乖!看鎮上那麼熱鬧,我以為夠多人的了,沒想到這裡更多!”夏明麗不可思議。

漁村雖然建設得很美,但至於看個新聞就奔過來嗎?

徐隨珠倒是能理解:這想必就是後世流行的“網紅打卡地”。

這兩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條件逐漸好轉,旅遊業開始興盛。透過新聞得知,這片海域發現了沉船,再透過新聞發現峽灣景區這麼美,想來實地看看、留個紀念照的遊客能不多嗎?

遊客一多,“工藝品一條街”的生意自然就好。

各手藝人的鋪子跟前、各海鮮大排檔、鄉辦廠、罐頭廠、服裝廠、荔山村集體攤位、山裡人家集體攤位等生意蒸蒸日上,堪稱收錢收到手抽筋。

逛遍漁村景區和各個手工藝和土特產鋪,嫌不過癮,想出海玩,去發現沉船的地方看一看,欣賞碧海藍天的美景,於是乎,私人的機船、漁船生意也跟著好起來。

大部分遊客都是本縣的,早上來、傍晚回,也有一部分是看了新聞以後,特地帶孩子大老遠過來讓他們長見識的。

縣文化旅遊局趁機推出了兩條“觀景航線”:一條是途經福明島、前往沉船發現地的海上半日遊,適合打算一日內往返的本地遊客;還有一條是登上福聚島、暢玩“世外桃源”之稱的私人島嶼,這更適合需要宿夜的外地遊客。

&nbsp

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