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鳳城一中遇故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鳳城一中坐落於鳳城古城村,是一個有著幾十年辦學歷史的中學,也是整個鳳城最好的中學。
學校正門向南,一進校門就是兩排生長多年的法國梧桐,右邊是學校的操場,這個操場比高家村中學的操場要氣派的多,也大的多。左邊是學校的花園,各種花草參差有序,讓人賞心悅目。
再往前走一百米左右是學校的教學樓,左邊是教職工宿舍,後面是學生公寓和食堂,都是標準的八十年代的建築風格,學校的整體建築莊嚴而不失典雅,由內而外的散發著濃郁的學習氛圍。
鳳城一中的標誌是一棵千年銀杏樹,該樹有四、五個成年人合抱那麼粗,枝繁葉茂。
相傳是三國時東吳大將周泰所植,距今已經有一千八百年樹齡。
銀杏樹上有一個臉盆大的火燒疤痕,據說在一九三八年七月,日本侵略者佔領了鳳城,在樹上搭起瞭望哨。
一天夜裡,傾盆大雨,雷電交加,老樹西南從頂到根約兩尺多寬的樹皮被雷擊掉,日軍看到如此驚人的“天怒”,於是就撤去瞭望哨,龜縮在鳳城的一處碉堡中。
一九四五年,進步人士在這裡辦了學校,老樹被圍在校園內得以保護至今。
鳳城一中在九五年以後,那時考上大專的都是家族榮耀的時候,每年還會有一大批人高考考取普通本科和重點本科,清華、北大、浙大這樣的名校也不泛其人。
在那時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一腳踏進鳳城一中就等於另一隻腳邁進了大學的校門。
誰家的孩子要是在鳳城讀書絕對是一件讓父母臉上有光的事情。
雖然張緘上了鳳城一中,但他是借讀生,在他的內心深處這種驕傲在上學前就退了色彩。
那年借度生佔到全部入學的學生一半以上,學校的宿舍根本住不了那麼多人,像張緘這樣的借讀生只能在學校附近租民宅住。
分班資訊是在開學前的一天在鳳城一中的教學樓前的公告欄內公示的。
那天,張緘的父親揹著裝有被子和衣服的編織袋,張緘拎著裝著母親親手煮的十個雞蛋的塑膠袋,他們爺倆坐著張家村的汽車趕往了鳳城。
張緘和父親都不是第一次來鳳城一中,張緘十歲那年,父親還在鳳城物資局當部門副經理的時候,他的一個姓趙的同事就住在鳳城一中校園內,他家的房子推開院門就能看到那棵千年銀杏。
父親的同事妻子姓張,是鳳城一中醫務室的員工,家裡有一個比張緘小一歲的獨生女兒,女孩叫娜娜。
那年暑假,張緘在趙叔叔家住了一個月左右,走的時候那個叫娜娜的女孩子在屋子裡哭,張阿姨安慰她,說讓張緘每年暑假都來家做客,等張緘考上鳳城一中的時候再讓張緘住在她家每天和她一起上學,就差說讓張緘當上門女婿的時候,娜娜才破涕為笑。
在下一個暑假,張緘也去趙叔叔家小住過兩天,就被父親匆匆接回了張家村。
在張緘上初一的那年秋天,張緘父親從鳳城物質局離職到張家村供銷社上班,父親從那以後就不在張緘面前說起住在一中姓趙的同事。
張緘也從沒有和任何人說起,包括無法不談的曹小山。
父親從鳳城回來的那天,他穿著一身皺巴巴的西服,鬍子拉碴的,皮鞋也不再透亮而是灰濛濛的。
他進家的時候,放下行李對著張緘微笑,想要像張緘小時候那樣,每個月回來的時候,見到張緘把他舉起來,然後抱著他用鬍子扎張緘的臉。
他雙手已經伸出來的時候,才恍惚發現站在面前的張緘已經是一米六左右的男孩子了,他放下左手,用右手拍了怕張緘的肩膀,像一個男人對另一個男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