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緘——《這蒼白的世間》

早晨準備回高家村的時候,父親在張緘腳踏車後座上繫上了一袋五十斤的麵粉,讓張緘帶給胡校長。

張緘在胡校長家吃住張緘的父親沒有給過同學錢。只是偶爾讓張緘帶點米麵或者豆油之類的。

在張緘的印象中他們平時也不怎麼往來,只是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遺餘力的幫助對方。

這種友誼就像深埋的酒,完全可以經得住歲月的大浪淘沙。

張緘揹著一個掉了色的雙肩牛仔包,這個包是他大姐中專畢業後給他的,包的兩邊還有能裝茶杯之類的小口袋,在那個年代還很時尚,張緘本來就不講究,於是心滿意足的繼續用了下去。

整個小學時期,張緘穿的衣服基本都是兩個姐姐穿舊的,那時很多上面有姐姐的都是這樣穿的,大家大哥不講二哥。除非逢年過節,添新衣服的日子屈指可數。

小學都快畢業的時候,張家村一個好事者對張緘說,你都是大男孩子了,還穿小丫頭的衣服,醜不醜呀。

張緘像突然有了自尊心一樣,母親再給他姐姐的衣服他是無論如何也不穿了。

有一天早晨,母親試圖將衣服穿在張緘身上,被他倔強的拒絕了,他已經有些力氣,不是小時候母親一手按住後背一隻腳彆著腿就掄起棒槌打的那個小孩了。

那次對峙了整整一個早飯時間,母親軟硬辦法都用完了,張緘還是沒有穿外套就往學校走,在他回頭的時候,好像看到了母親眼裡有淚花閃現。

有錢的人家誰會讓兒子穿姐姐的舊衣服。

為這事,張緘的母親和那個好事者大吵了一架,大家都窮,開玩笑也不能往花錢的地方開。

騎著腳踏車,張緘再次從張家村出發到四公里外的高家村。

只須拐一個彎,一路就可以到高家村中學的大門口。

張緘騎著腳踏車馱託著一袋面,在早晨寒冷的空氣中,背對著陽光往西邊騎行。

他們的影子落在右邊的路上,沿地隨行,劃過掛著霜的枯草、新鮮的樹樁、被人丟棄的破爛的衣服……

過了小橋,一個下坡就到了校園門口,古色古香的大門進去,往西轉了一個彎就到了胡大伯的小院。

在進院子之前,張緘捋了捋被風吹的像雷震子一樣的頭髮,留長頭髮不僅生頭皮屑,該容易被風亂了髮型。

院門沒有關,胡校長,薛阿姨,胡曦都在堂屋,無處不在的大高個胡東不知道上哪去了。

見張緘來了,熱情的薛阿姨迎了上來。

“可吃飯來,上次帶的面還有呢,累著了吧。”

“吃過了。”張緘和胡校長、胡曦打了聲招呼就進了和胡東一起住的那個小屋。

胡東不在屋裡,屋裡瀰漫著檀香的味道,張緘放下包下意識偏頭往床下看了一下,果然那個神獸夜壺又被請回來了。

說來也奇怪,這時候張緘居然會因為沒有見到胡東有點小小的失落。

上午交書本費,下午開班會,今天不上課。

張緘把包裡的書本整理下,抱著一個寒假沒有蓋的被子向操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