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奶奶的炭火盆兒(第1/2頁)
章節報錯
鳳城,張家村。
在第二場雪融化的乾乾淨淨,家家門前掛著的醃製的肉、魚都有點臘味的時候,年關就要到了。
臘月集,張家村逢集的時候,街道上全是人兒,平時一臉嚴肅、如喪考妣的人們也把眉頭舒展開。
大姑娘悄悄的抹了胭脂水粉,小孩子也換了紅襖子,平時關係不太好的鄉鄰見了面也會點個頭算打了招呼。
整個村莊的空氣中都流淌著年味兒。
張緘小時候問過她奶奶,什麼是年,為什麼要過年。
他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奶奶告訴張緘,“年”是獅子身,頭上長著一個比牛角還尖的角,是專吃小孩子心臟的怪獸。誰家小孩子不聽話就把它乘著大人不注意就用角把小孩子的肚皮劃破,再一口吃了心臟,場面血腥的不能想不能看。
過年就是為了把“年”給嚇跑,“年”雖然兇猛,但是怕響聲。過去人們用敲擊鍋碗瓢盆來發出聲響,雖然把“年”嚇走了,鍋碗瓢盆敲爛不少。
看著爛了一地的鍋碗瓢盆,勤儉持家的婦女當時就難過的拍著腿痛哭,有些就直接背過氣了,那時候過年是多麼悲傷的日子。
後來有了鞭炮,人們就用鞭炮來代替敲擊鍋碗瓢盆,不僅效果好時間短,還不費力氣,放過鞭炮一年小孩都會平安無事了,過年又變成值得慶賀的日子了。
張緘聽了這個故事,很長一段時間,他白天就去村裡的小賣部買鞭炮,再把成串的鞭炮解開,用細香一個一個的放著鞭炮,來不及扔掉的鞭炮便會把手指炸腫,幾天都拿不了筷子。
那是有疼有麻又脹的感覺,比一毛錢一袋的怪味豆都夠味。
白天是放了鞭炮,可是晚上張緘還會在家裡的牆壁上,房簷上,發現一個長著長長尖角的影子在晃動,嚇得張緘縮在被窩裡發抖。
不僅是幼小的張緘害怕“年”,如今中年的張緘對過年的恐懼比照童年有過之而無不及。
……
每年這個時候,張緘的奶奶便會從批發市場上進點花生、瓜子在街上擺個小攤,用她的八兩秤做個小買賣。
八兩秤,就是八兩的東西顯示是一斤。
這個秤是張家村集市上的那個駝背老頭做的,他左眼不是太好,長期做秤瞄準線把眼睛瞅壞了。
幾年前,張緘和他奶奶去買秤的時候,他儘量的笑的很慈祥。
“老太太,看秤呀,這都是的,帶盤的不帶盤的。”駝背老頭笑著介紹,兩個眼睛一大一小越發明顯了。
“帶盤的都是幾兩秤?”
“看這個六兩秤,盤子又大,十塊,包用一年。”駝背老人說著拿出一個鋁盤稱。
“拿個八兩的。”張緘奶奶猶豫了一下,鄙夷的看了一眼駝背老人後,從駝背老人手裡接過秤後付給駝背老人九塊錢。
“老太太,差一塊,一杆秤也掙不到一塊錢。”
“給我孫子買燒餅了。”奶奶說完一手拿著新買的秤,一手拉著張緘,頭也不回的走了。
張緘認為寡居一人的奶奶或許不是為了掙幾個錢,更多的可能是排遣孤獨,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著熱鬧,也在冬日的陽光下晾曬一年來積攢的陰鬱的心情。
快過年的時候,曹小山也在幫他父母看店,他肯定會乘著他父母不注意的時候拿五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