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兩大工廠的高階顧問(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是他不識好歹。
他太清楚這個時代的情況了。
下鄉知青一旦離開了自己分配的村子,可是會當作逃兵判決的。
所以,李忠民不得已才說出了這翻話。
“這……”
李忠民話一落下,王保山和劉愛國都沉默。
他們作為工廠的領導人,自然知道李忠民的意思。
可是……他們真能放過這麼一位優秀的技術人才嗎?
“忠民同志,你看要不這樣,我向上面申請一下,讓你來擔任我們雲連縣修理廠的顧問,平時有修理工作時,我們再把你請來修理廠,沒工作時,你還是安河村的下鄉知青,至於待遇方面,以正式工待遇,你看如何?”
劉愛國忽然眼睛一亮,立刻開口建議道。
他這種說法,到不是空穴來風。
而是有真實案例的。
很多地方因為人才緊缺的情況。
所以,一些有能力的人,都掛了多職。
李忠民的身份特殊,這種掛職的方式,無疑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對對對,我鑄鋼廠也願意給忠民同志一個高階顧問的身份,工廠機械有問題時,把你請過來時,沒事的時候,忠民同志可以繼續留在安河村,待遇也跟劉廠長一樣。”
王保山一聽,也眼睛大亮,立刻建議道。
雖然王保山不甘心李忠民被修理廠挖走。
但是他更清楚,如果李忠民留在安河村,那就是純屬埋沒人才。
“這個……”
李忠民一聽,不由得沉思了起來。
雖然,劉愛國和王保山的提議符合這個時代的規矩。
可一旦被有心人舉報了。
對他來說,無疑是場災難。
畢竟,這幾年,文化人事件可是鬧的最兇的時候。
“既然兩位老同志都這麼說了,忠民要是拒絕的話,那就實在太過意不去了。”
最終,李忠民還是答應了。
既然能在圖書館掛名臨時工。
為什麼不能在其他工廠掛名顧問的身份。
真要是查了出來。
完全可以以編外人員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