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父開啟門,給江曉拿了一雙拖鞋,道:“等了很久吧?我問問你大媽在哪,趕緊讓她回來做飯,今晚就在家吃。”

江曉拎著水果,抱著牛奶箱走了進來,打量著這個小民宅。

別看居民樓老舊,但是這屋裡卻是很乾淨,江曉將東西放在茶几上,四處看了看,這屋子大概7、80平米,兩室一廳,老兩口住著應該很舒坦。

自從和張父相見,江曉就一直暗暗觀察著對方的神態,看得出來,他的狀態還不錯?

江曉正參觀房屋,尋找著一切表明老兩口生活狀態的蛛絲馬跡,就聽到廚房裡傳來了那濃重的東北腔調:“菜鳥團?啥菜鳥團,別參加了,沙愣回來,家裡來客(qiě)了。”

嘟嘟囔囔了兩句,張父端著兩倍茶水,回到客廳,道:“坐,坐,快坐。”

有高人引路,江曉的東北腔也回來了:“菜鳥團是啥?”

張父坐在沙發上,道:“一塊錢,農家樂,車接車送,包吃包住。”

“啊?”江曉說道,“靠譜嗎?”

張父:“我也覺得不行,但是你大媽參加了好幾次了,玩的還真挺好。”

江曉想了想,就是另一種打廣告的方式唄?

這面向群體倒是找的不錯,這樣年紀的大媽,要是給伺候好了,那廣告效應,一個人能覆蓋一個小區......

一個話題過後,客廳中陷入了一陣沉默。

“咳咳。”張父咳嗽兩聲,道,“松弗的戰友來了好幾批了,你們也是有心了。”

江曉歉意的笑了笑,道:“我來晚了。”

張父擺手一笑:“什麼晚不晚的,松弗處了很多好兄弟啊,哈哈,有出息。”

江曉的話語只有自己心裡明白,他真的來晚了,無論是雪原、還是這裡,都晚了。

江曉道:“大叔還沒退休呢?”

張父:“早著呢,我才53,退休得60呢,這不才下班回來麼,你大媽倒是退休了,天天四處折騰,又是菜鳥團又是廣場舞的,就沒有閒的時候。”

這樣的家常話語,在江曉的耳中聽來,卻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江曉:“大媽才多大歲數,這麼早就退了?”

張父:“她是鐵路職工,一線工人嘛,51歲就能退了。”

這一家老鐵路......

爺倆聊著聊著,也開啟了話題,20分鐘後,張母拎著一兜子菜,急急忙忙的趕了回來,剛開啟門,劈頭蓋臉就是一句:“好好好,我給你們炒倆菜去。”

江曉撓了撓頭,都不問姓名的嗎?

......

不到半個小時,四菜一湯已經擺上了桌,夫婦倆根本就沒問江曉何時歸隊之類的話題,直接預設、並且強行將他留下來吃晚飯了。

只不過,江曉看著那塑膠瓶裡的散裝白酒,心裡有點打怵。

白酒這玩意,不怕工業生產的,就怕民間自釀的,度數太高,江曉是真的受不了。

喝了一缸之後,江曉後悔了,他應該把二尾帶來,她能跟張父好好的喝上一回......

張母一頭短髮,燙著卷,精神狀態很好,一個勁兒的讓江曉吃這吃那。

江曉也終於體驗到了拿起筷子吃菜,放下筷子喝酒的滋味了。

“你們這些孩子啊,就放心吧,我們過得很好。”張母起身來到洗碗池前,洗著黃瓜,準備給爺倆添個菜,一邊說道,“他還上著班呢,我每個月也有退休金,你們隊還給了很多照顧,足夠我們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