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 免責協議(第2/2頁)
章節報錯
簽了合同氣氛就輕鬆很多了。
有個副校長笑著說:“李文軍同志這麼年輕,見的世面還不少。說的這些都是些我們沒聽過的新詞彙。”
李文軍一臉淡定地回答:“各位校長都是桃李滿天下,滿腹經綸的人,我把自己這點見識在領導面前講出來,真有點班門弄斧的意思,慚愧慚愧。”
吳校長露出惋惜的表情:“李文軍同志當時考高中的時候,怎麼不來一中。你要是在我們學校,肯定現在已經在上名牌大學了。”
李文軍輕笑:“這一點,我不懷疑。縣一中一直都是我們縣乃至我們市的人才搖籃。”
幾個校長聽李文軍這麼誇一中個個心情舒暢,臉上有光。
李文軍又說:“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上大學是一條康莊大道,可是早點出來闖社會打拼,雖然路途艱險,說不定,還能先達到成功的頂峰。”
吳校長嘆息:“李文軍同志年紀輕輕,卻能這麼豁達,看得這麼透徹,真是難得。”
李文軍站起來鞠躬:“這些話都是遇到困難的時候安慰自己的心靈雞湯。關鍵時候還是要靠運氣,朋友的幫忙和領導的提拔。就好比這一次,要不是幾位校領導看得起我,我也不會有這個機會。謝謝幾位領導了。”
幾個副校長紛紛說:“文軍同志真是進退有數,通情達理。”
“我覺得我們的合作,應該會很愉快。”
李文軍把合同和預付金收好,跟幾個校長握手。
吳校長問:“你什麼時候能開始施工。”
李文軍回答:“後天。”
吳校長忙點頭:“好好好。效率真高,太好了。”
李文軍和陶光明在吳校長帶領下,看了倉庫、食堂和禮堂。禮堂裡的臺子是架空的木臺子,夏天席地而臥,是沒問題的。
食堂的條件也比農村的好了不知多少倍。
這個工程簡單,沒有鋼筋,都是些水泥沙子石頭什麼的,不值錢,所以對倉庫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有個屋頂和四面牆,擋著風雨就行。
李文軍看完覺得基本沒問題,就向吳校長他們道別了。
陶光明明顯是憋著氣的,出了門才發作:“來來來,你說說看,我是身份不夠,還是沒你好看,所以沒資格在合同上簽字嗎?”
李文軍笑:“怎麼會?要是我不把你當兄弟,巴不得你來簽字,我不沾邊。”
陶光明皺眉:“怎麼說?”其實他想過把這個工程做好,向陶路遙邀功。畢竟陶路遙也是負責基建這一塊的,算是子承父業。可是現在聽李文軍的意思,不讓他簽名還有別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