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行寫:“那怎麼辦。”

李謹言寫了個“拖”字。

上了場,他們三個不停地傳球,變幻移動位置。

讓機器人兩頭跑,然後找機會把球砸在機器人腳上出線,重新開球。

折騰了半小時,最後成功突破上籃得分。

三個人累得不行。

李謹言又叫暫停,在本子上寫了一句話,舉給李文軍看:“他們可以太陽能充電嗎?”

李文軍接過,在上面寫了一句話回覆:“可以,但是很慢。”

李謹言點頭:那就好辦了。我們可以休息恢復精力,它們基本不行。

等到機器人持球,他們又故技重施,搶回發球權,又折騰了十幾分鍾,然後又叫暫停。

機器人又持球,這一次機器人吸取了經驗,每每李謹言他們想往它們腳上扔球的時候,它們就會閃電一般的速度閃開。也不跟著他們奔跑而是守在內線。

李謹言一看前面的招數用不上了,便直接遠投。

機器人再次改變策略。

李謹言他們開始不停地犯規,讓機器人不停地重新發球。

一個球硬是打了半小時都沒攻進去。

沒等到發第四個球,兩臺機器人就都沒電。

三個年輕人也累得夠嗆,倒在地上,直喘氣。

李文軍笑了笑:這麼大幅度動作,而且沒有停頓,可定很快就把電耗完了。

上次他們在高速路上設圈套劫殺那些人,都下令機器人要再二十分鐘內解決問題。

因為電池的能力就那樣。

雖然年輕人的方法有些笨,但是總歸是贏了。

董慶軍:“這樣是不公平的。我們限制了機器人的行動。如果在戰場上,機器人不受限制,一對十,人都沒有勝算。”

李文軍說:“未必。”

董慶軍:“我不信。上次高速路上,其實就是一對三。”

每個機器人對一個車,車上三個人。完勝。

李文軍:“在開闊地帶,自然是機器人更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