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0章 你倒是聽啊(第2/3頁)
章節報錯
沈墨咬著唇,在他背後忽然笑了。
何思齊聽說他們徹底和好,心裡感嘆:其實沈墨比她強。
她明明那麼喜歡李謹言,卻不敢跟李謹言說。
李謹言對她一直都是那樣,比別的女人似乎要好,可是情人之間的親暱動作一概沒有。
就算是她主動靠近,李謹言也會不著痕跡拒絕。
所以,其實她已經知道李謹言的心意了。
“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
從年初開始,一整年滿大街都在放這首歌。
李文軍給董慶軍的新年任務是,讓這個機器人學會游泳和應付基本社交對話。
從容易實現的開始。
下第一場雪的時候,董慶軍包得像個粽子蹲在室內的玻璃鋼水池邊,看機器人在裡面游泳。
前面一直在提高機器人的靈活度和武力值,所以沒有解鎖游泳這個功能。
其實董慶軍覺得很容易,把網上的游泳講解教學影片放給機器人看,叫他學習就行。
真人學游泳都是從蛙泳開始。
機器人就沒那麼麻煩了,也不要搞那麼花哨的蝶泳,就講究個高效。
所以直接從泳速最快最省力的自由泳開始。
這個玻璃池之前一直用來測試潛水器之類的,所以足夠大。
機器人下水後,按照教學錄影,姿勢標準的開始“遊”。
董慶軍他們看了三分鐘,就覺得不對勁了。
說是遊,其實是趴在池底按照自由泳的動作爬行.......
把玻璃地面磨得“嘎嘎”響。
等等,哪裡不對呢?
太重了?
哦,人體的密度是0.95到1.05噸/m3,常溫下水的密度1噸/m3,也就是說人密度跟水相近。
正常人只要不掙扎,身上沒背重物,就能在水裡浮起來。
可是機器人是不鏽鋼,鈦合金,諸多材料合成,平均密度至少是水的兩倍以上。
所以,浮不起來......
潛水艇為什麼能浮起來,因為中間是空的,有空氣。
把壓倉的丟擲來,整體的平均密度比水小就上浮了。
組員都問董慶軍:“董廠長,怎麼辦?”
董慶軍一臉高深:“給他背個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