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鄉鎮的幹部小聲說:“光靠農業是賺不了幾個錢。”

陸衛東:“那要看怎麼做。我之前跟你們提議,秋收完成後,在稻田種植兩輪木耳,還請省農科院的技術人員下鄉指導。就是想讓你們趕在秋天這個木耳生長旺季把第一輪種出來。只要種出來了,‘文軍實業’的物流和銷售系統會幫我們售賣。你們怎麼完全沒有動靜呢。”

有個幹部小聲說:“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全是中老年人。”

陸衛東抿嘴:“辦法總比困難多。不要總跟我提困難,自己去想解決辦法。”

下面的幹部就不敢出聲了。

李漱玉從沒見過陸衛東這麼威嚴的樣子。

陸衛東面對李漱玉的時候,大部分時候都小心翼翼的,努力製造小浪漫,時不時的花束,學著做李漱玉喜歡的菜,努力配合她的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生怕李漱玉哪天又說不準他來她的公寓了。

這樣的討好,甚至有點卑微。

跟現在的他一對比,李漱玉的這種感覺越發強烈。

李漱玉心裡忽然很不是滋味。

其實以他的出身,應該是個很張揚很傲氣的人。

她從沒想過要磨平他的稜角和個性,可是事實就讓他委屈成這樣了。

裡面的會議結束,那些幹部要出來了。

李漱玉從沉思中驚醒,忙從門邊走開,走到走廊盡頭的窗戶邊站著,避免跟那些出來的人打照面。

秘書看見了李漱玉,忙進去小聲跟陸衛東說了。

陸衛東出來,笑著問李漱玉:“誒,你來了。等很久了吧。”

可能是因為她說過,工作上的事情不要帶到生活中來。

他剛才明明很生氣,現在卻努力把怒火壓下去,用最溫和的姿態迎接她。

李漱玉微笑回答:“剛到。”

陸衛東:“你聽到我們剛才說的話了嗎?”

李漱玉不想撒謊,輕聲回答:“嗯。”

陸衛東:“你有什麼看法。”

李漱玉:“我不是政府內部人員,發表評論是不是不太好。”

所謂的公私分明,保持獨立性。

不僅僅是陸衛東不干涉她的工作,也包括她也不過問陸衛東的事情。

陸衛東:“沒事,現在是我主動請教。哪怕是國家層面的決策,也會偶爾向民間的專業人士問策。”

李漱玉猶豫了一下,說:“剛才我斷斷續續聽了幾句,也不瞭解全貌和關鍵,如果說得不合適,你就當我沒說。”

陸衛東微微點頭:這很像李家的作風。沒幹活之前先鋪好後路。

李漱玉這一句話也是為了打消他的懷疑:她聽了,但是沒仔細聽,也沒聽太明白。而且這是你的工作,我只建議,不負責。

李漱玉接著說:“我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想,如果是我爸,他會怎麼做。其實村民們擔心的,還是幹完活,沒有收益。所以可以把這個事情反過來。先下訂單,再叫他們幹活。大家的積極性是不是會更高。”

陸衛東垂眼沉思。

李漱玉又說:“如果光有訂單不夠,甚至可以以農業公司的名義直接給他們派活。像廠裡僱人幹活一樣,甚至可以像簽訂勞動合同,簽訂種植銷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