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軍交代他們先琢磨抗水壓能力,航速和精度,動力他來解決。

剛從山上下來,就接到劉翠紅的電話:“軍軍,你晚上回來吃個飯吧。家裡有客人來。”

李文軍:“嗯?誰啊。”

劉翠紅:“就之前住我們前面那一排的鄰居,他們在你小學的時候搬去京城了,你記得嗎?”

李文軍:“年叔?”

劉翠紅:“對啊。我就說你肯定記得。”

年家只有一個女孩子,小名叫彤彤,長得很漂亮,比李文軍小兩歲。

因為是鄰居,所以年家總是叫李文軍牽著年彤去上學。

當時李家連生孩子,做夢都想要個閨女,自然求之不得。

那個年紀的孩子壓根沒有什麼男女有別的概念,每天就牽著手上學。

兩家老人還打趣說等他們長大了後兩家一定要結親家。

年彤後來去讀了電影學院。

李文軍記得自己似乎還看過她主演的電影。

她也算是曾紅極一時。

李文軍:“哦,你們招待就好了。”

兩家關係還不錯。當時他們家人口多,兩個男孩子都很能吃,年家沒少接濟,也算是對他們家有恩。

所以招待一頓也是應該的。

劉翠紅:“你要跟門衛打招呼,放他們進來才行。”

對於這一點,劉翠紅很有意見。

總說住在這裡面,就像住在個大籠子裡一樣,進來出去都不方便。

有個客人和親戚來還要刷卡,過好幾道關卡。

李文軍怕老人擔心,不敢告訴劉翠紅之前發生的那些暗殺和間諜事件,只能說是家裡值錢的東西太多。

以前大戶人家,不都要請家丁麼。

劉翠紅這才不說什麼了。

李文軍:“那要不去外面那幾個酒店吃吧。就不用過那麼多關卡了。我定好位子,你再告訴他們。我派人接送你跟爸爸。”

劉翠紅:“你就不想見見彤彤?你們也三十年沒見過了。”

李文軍:“見不見都無所謂。主要是我今天忙,沒時間。”

彼此還記得年少時的模樣才是最好的。

有時候見了面,反而會磨滅最後一點好感。

更何況,他和年彤都算是公眾人物,肯定見過彼此現在的照片,就更沒必要見面了。

他重生前不懂,有次在某個聚會上見到年彤,把對方當作為數不多留有好感的故人,前去打招呼。

對方卻愛理不理的,大概以為他對自己有所求。

他當時笑了笑,也沒有多說什麼,不過後來再見到對方,就再沒主動說過話了。

這麼多年不聯絡,忽然聯絡,自然是有所求。

而且,他們雖然是鄰居,可也不是唯一的鄰居。

年彤還有那麼多同學,誰都不找,只找他,讓他不得不防著點。

劉翠紅:“他們說有事想找你幫忙。我記得李漱玉之前演那部電影的時候,還跟人家請教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