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包裹直直的落下去,到了快接近地面的時候,彈射器才把傘彈出來。

可是緩衝時間已經完全不夠了。

包裹下降的速度絲毫沒有減慢,在眾人的驚叫聲中,重重落在地上,濺起漫天灰塵。

李文軍放下望遠鏡,抽了抽嘴角:“嗯。果然還是要自動彈射才行。”

畢竟駕駛空陸兩用汽車的也不是飛行員,未必有那麼好的心理素質。

可能在遇見緊急情況的時候,已經慌到忘了要開啟降落傘,或者壓根找不到降落傘開啟的按鈕。

下降速度超過一定限值,就自動彈射。

自動彈射和手動按鈕可以同時或者分別生效。

他給韓偉俊打了個電話講這個。

韓偉俊又開始研發降落傘自動彈射裝置。

他覺得這種機制是不是跟戰鬥機的彈射座椅一樣,又跟羅開榮商量。

羅開榮說彈射座椅都是手動的,沒有自動的。主要是怕系統被幹擾或者失靈。

韓偉俊只能自己去琢磨。

加個下降速度和失重的感應儀,下降速度超過10米每秒,完全失重時間超過一秒就彈出降落傘。

他們從10樓把這盒子扔下來,來測試能不能自動彈出。

每天就看到有人從樓上往樓下墊子上扔盒子。

然後嘆息:“又不行。”

一連扔了一個月,不知摔壞了多少個。

每天“邦邦邦”的,聽得陶光明都想勸他們:“要不算了,緩緩,先做別的。”

那天,試驗場那邊忽然爆發出歡呼聲,聲音大到方圓幾百米都能聽見。

李文軍在辦公室聽見,忍不住笑了:看來是終於做成了。

又試驗了幾次,不斷改進,才再次把彈射器按在大包裹上,用軍用直升機往靶子上扔。

這一次,包裹從直升機裡出來,立刻自己彈出了降落傘。

嗯,彈射器起效了。

可是起風了。

降落傘便帶著包裹一路歡快地遠去。

韓偉俊他們忙跳上車,罵罵咧咧去追。

最後他們在河裡找到了那個包裹。

小河溝被攔腰堵得嚴嚴實實,瞬間成了個小水壩。

他們找個吊車才把包裹吊起來。

羅開榮說:“降落傘的質量經受住了考驗,彈射器也很好用。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汽車廠的了。”

怎麼樣在降落傘彈開,螺旋槳失去動力後,還能控制航向呢?

總不能讓駕駛員逃過了墜毀的命運,又落在河裡淹死或者掛在樹上山崖上吧。

在螺旋槳產生動力飛行的時候,是靠控制四個旋翼的轉速和轉向,來控制方向。

地面行駛則是控制前輪偏轉利用跟地面的摩擦力來調節整部車的行駛方向。

降落傘怎麼控制,又沒有動力裝置,又不能利用摩擦力。

他問羅開榮:“跳傘的人怎麼控制方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