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慶軍本來早就對這個全地形車失去興趣了,聽說要做海底機器人,又跑來了。

之前為了航空母艦研發的那些水下不鏽鋼材料,現在都可以拿出來用了。

李文軍卻罵罵咧咧把他拽了回去:“你看什麼熱鬧。你自己的活兒還沒幹完呢。”

董慶軍:“最近電動車都在升級作業系統,安全系統和電池研發。沒我什麼事。”

李文軍:“別的廠的事也跟你沒關係。我要搞能換電池的電動汽車。你別到處竄了。”

董慶軍:“哈?”

李文軍:“思路還是一樣,為了便於平衡整體重心,電池只能放在後排座位下面,或者底板下面。但是又要方便操作。因為需要頻繁更換電池。”

董慶軍:“哦。行,那搞吧。”

當初跟著他的那兩個人,黃利平和杜新偉都被調到蘇市和穗城去新能源汽車分廠當廠長去了。

董慶軍手下都是更年輕的研究人員。

其中有三個人特別活躍,給自己小組取名“克堅三人組”。

相比當年董慶軍他們三個有過之無不及,也是滿心好奇,什麼都想插一槓子。

大家叫他們“可賤三人組”。

董慶軍把他們叫回來:“李董要研發可插取電池的電動腳踏車。我覺得你們三個很有前途。所以打算讓你們來擔綱。你們是我重點培養的技術接班人,要加油哦。”

技術是沒有問題,關鍵這三個年輕人還有足夠的好奇心和幹勁。

最最關鍵,董慶軍自己要忙著去看熱鬧,沒空搞這麼簡單的研發。

其實技術難點不多,畢竟電動腳踏車也是把電池拿出來充電。

電池的續航能力也擺在這裡了,短時間不可能有飛躍式發展。

所以講到底,就是諸多細節的考慮和磨合。

“可賤三人組”的領頭叫姜向陽,是姜長航的兒子。聰明,好動,膽子大。就是膽子太大了,讓姜長航很頭疼。小時候就爬車頭,鑽車底,經常把人嚇得心狂跳不已。

姜長航自己經常嘀咕:“我那麼保守謹慎的人,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生出這麼個逆子。”

姜向陽大學畢業,姜長航沒讓他去研究所和機車廠,而是來新能源汽車廠搞技術研發。

就來了新能源汽車廠當技術人員。

一來是姜向陽自己喜歡,二來因為是姜長航怕自己被姜向陽氣得出心臟病。

反正董慶軍也是這種性子,剛好惡人拿來磨惡人,人以類聚。

姜向陽興奮地不行,說:“保證完成任務。”

我去!我可牛b了。我才參加工作多久,就可以領隊搞技術研發了!!

他回去興奮的告訴姜長航。

姜長航表情複雜,好一會兒才說:“你悠著點,注意安全。”

他不能打擊姜向陽的積極性。

畢竟年輕人有衝勁兒是好的。

姜向陽跟兩個夥伴,畫出了幾種設計圖紙。

第一種和第二種就是李文軍說的那兩種。

第三種,是電池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傳統的發動機位置,一部分在後尾箱下面,這樣一來中間坐人,就不會有重心不穩的問題了。

姜向陽對第三種最有信心,因為他覺得換電池的時候最方便。

所以他打算把第三種最先做出來。

結果發現,做不出來……

因為太大了,之前費了千辛萬苦才平衡了重心,把除了電池以外的裝置均勻分佈在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