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1619章 有競爭才有活力(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型直升機太吵,執行一次費用高不說,還要找一塊不小的地方建停機坪。
如果用這個飛行汽車,就能完美解決。
超低空飛行,不跟汽車搶公路,也不跟飛機搶高空資源,隨處可以起降。
關鍵平均速度比在地面行駛的汽車快一倍不止。
如果楊守拙說的話能實現,屆時,湘省會成為國內一個開放超低空資源的省份。
按照普遍共識,一百米以下為超低空,一千米以下為低空,一千米以上是中空或高空。
但其實,一千米是一個相對值,如果低空資源利用的好,還可以擴大範圍,比如把三千米以下都列為低空範圍。
李文軍:“你先允許我開通一條從‘文軍新城’到省城的固定航線,讓我來檢測這個飛行汽車的可靠性,力求在大批次投入使用前做到完美。”
楊守拙:“行。這個好說。反正現在也沒人用。”
湘省自然是支援,反正又不用佔用公路資源。
萬一幹成了,對湘省旅遊又是個極大利好。
李文軍便開始短途試執行上次用來救援那個新兵蛋子的飛行汽車和多種載人無人機。
其實兩種的原理差不多,只是一個是由董慶軍主持的新能源汽車廠那邊研發,一個是由航空器材廠研發。
當初李文軍提出這個“低空載人飛行器”概念的時候,兩邊都搶著要做。
航空器材廠覺得董慶軍在搶生意,只要是空中飛的,都算是航空器材。你董慶軍就乖乖做你的地面汽車,做什麼飛行汽車。
董慶軍覺得航空器材廠很沒用,都十幾年了,低空飛行的無人機還不能載人,運貨也只能運少量。
李文軍就索性讓兩個廠同時研發。
反正他的原則一向是,有競爭才有活力。
不怕技術上的互毆,只要打不死,隨便上。
這兩個廠就同時開始研發,而且是幾乎同時拿出了試用產品。
畢竟他們都有地上跑的各種汽車,水裡開的各種輪船和天上飛的各種飛機的研發生產技術基礎。
那天新兵蛋子遇險,楊守拙向李文軍求救的時候,李文軍之所以派出的是“飛行汽車”,而不是低空載人無人機,是因為那一塊地形複雜,凹凸不平,位置小。
李文軍怕無人機的體型相對大會卡住或是停不穩。
這件事讓航空器材廠很不服氣,立志一定要在這一次日常飛行測試中,贏過董慶軍。
當然,現階段,兩個廠都暫時只敢用假人“小陶董”來試飛自己的產品。
就算是那天救人,也是把人從山谷裡運到道館門口,再用救護車接下去。
飛行汽車離開“文軍新城”以後將會在株市批發市場邊上的小廣場做短暫停留,讓技術人員檢查,記錄資料,確定沒有問題後再重新啟動繼續起飛去省城,然後飛回來,如此往復,往返兩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