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二章 邊跑邊充(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文軍說:“我以前閒談的時候跟你講過一個摩爾定律,記得嗎?積體電路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在大約每經過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換而言之,處理器的效能大約每兩年翻一倍,同時價格下降為之前的一半。現在手機電腦上已經得到了驗證。這個定律不僅僅適用於電子技術,還適用於跟電子裝置配套的電池和軟體。以後汽車上不僅僅是車燈和空調,還有導航,無人駕駛和大螢幕娛樂都要電的,所以純燃油車肯定是不合適了。我們只能走在前面,才不會被淘汰。”
楊守拙:“行吧,行吧,你去幹。三棲運輸機也不能停。研發改進電動車或者油電混動車其實也是要讓交通工具適應各種路況天氣,節能且長效執行,跟三棲運輸機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
陶光明痛定思痛,也覺得自己可笑:為什麼要執著於邊跑邊充電呢?
就算是純電動車也是充夠了再跑,這才是“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嘛。
他把充電面板面積加大了一倍,電池容量也加大一倍。充電完成後,太陽能面板會自動收起來。
如果是緊急情況,沒充滿就要用,也可以手動收起。
不過這個充電時間就很難控制了。
不像用充電樁給電池充電,電流壓強電容量一算就能基本算出來。
畢竟每個季節,每個地區,甚至同一個地點的每一天光照強度都不一樣。
然後他開始去圖書館查資料了。
一大群白淨秀氣的大學生中間,坐著個肥頭大耳滿面紅光的陶光明。
大學生們在奮筆疾書,凝眉靜思。
他在抓耳撓腮,揪頭髮。
怎麼看都像是混進鹿群的傻狍子。
查了半天,他發現關於汽車電池充電的資料基本上沒有。
他憋屈得要死,不好意思找晚輩求教,只能又去找李文軍。
李文軍淡淡聽他說完,笑了,說:“不錯,還能去查資料,說明你真的上心了。”
陶光明翻白眼:“直接告訴我怎麼算,或者告訴我去哪裡找資料,別的不用說。”
李文軍嘆氣:“我們都走在前面了,除非是我們自己寫書,不然怎麼有資料可查?”
陶光明幡然醒悟:對啊。可不就是向和尚惜梳子問錯了人麼。
李文軍又說:“其實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我們現在研發的家用電動汽車電池容量為60Ah之間,霓虹的車容量稍微小點。假設用200W太陽能板給你的太陽能車充電。按照南方的天氣,正午太陽直射充電面板兩三個小時效率能到80%。其他時間的功率很小。這個資料你可以向我們集團光伏發電的研究人員證實。一天10小時有效光線時段裡平均利用率最多30%,但其實遠遠做不到。就算你的電池板跟著太陽走,保持光線直射。假設太陽能一直能保持正午輸出8A電流的話,那麼充滿60Ah就要8小時,但其實一天只有兩到三小時,其他時間都達不到8A電流,再考慮效率問題,所以最後至少要在太陽下曬夠20小時才能充滿。也就是說,至少要經歷兩個晴朗的白天。60伏60安鋰電池最多能跑150公里。嗯,也就是說,曬兩天太陽,能從這裡跑到茶縣到株市的中間,然後再曬兩天,就能到株市了。一共五天。”
陶光明很不服氣:“我可以透過增加太陽能面板數量來提高效率,在晴天正午兩小時內完成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