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零章 誘餌越誘人,陷阱越危險(第1/2頁)
章節報錯
事故的原因很簡單。
大學考慮今天來的人多所以開啟了很多平時都關著的偏門方便賓客出入停車。
那輛無人駕駛實驗車輛不知道怎麼就跟著其他車進來了,然後一路跑跑跑,跑到了操場上,把跑道當成了路,迴圈兩圈之後。
程式裡設定的多次原地轉圈後,隨機選擇安全位置結束迴圈的原則。
它把巨大的白色幕布識別為無障礙物的空地,衝出了跑道,發生了這樣讓人啼笑皆非的“慘劇”。
可是董慶軍卻因此發現了一個大BUG:這個車前後左右有十幾個攝像頭,還有七八個雷達,竟然識別不了這麼大面積的白色物體?!!
董慶軍和IT部門把那個系統單獨拆出來,識別各種大小的白色物體後發現:只要是很大,遮擋住周圍的參照物,不僅僅是白色,淺灰色的,也識別不出來。
他們琢磨了一下:得出的結論是攝像頭對色彩的敏感度不如人眼,區別不出來細微的差別。
而且所謂的顏色也是人類這種生物對某個波段內可見光的定義。
對於電腦而言只有波長區別,沒有顏色種類。
自然界物體的顏色如果都是黑白色的,從白到黑可以分為0255個等級。
大部分物體都是18級的淺灰色。
比如高速公路和灰色跑道,其灰度則更低,也就是說顏色更淺,物體的特徵就更不明顯。
剛好從無人駕駛車輛那個方向看,那天幕布把其他東西都擋掉了,只剩下兩邊的跑道。
對於無人駕駛視覺方案來說,靜態灰色跑道對識別靜態的巨大白色幕布產生了很大的干擾。
無人駕駛車預設那是一片無人平面區域,就直接加速衝過去了。
李文軍很重視這個問題,要求董慶軍在沒解決這個問題之前,不準讓車再到馬路上來試用。改進後,必須先在試車場多次識別白色或者淺色的大面積物體無故障再說。
因為不解決這個BUG,以後到了真正應用階段,就是識別不出大貨車尾部。
一遇見大貨車就追尾,誰還敢買?
蘇珊來的那天,李文軍勒令董慶軍把無人汽車關在車庫裡,連試車場都不準去。
大家都說,李文軍是怕無人汽車又鬧什麼么蛾子,畢竟按照常規程式,李文軍是要帶著外賓在“文軍新城”裡兜一圈的。
董慶軍在家裡丟人也就算了,總不能放任他在外賓面前丟人。
董慶軍卻很得意:“這表明我們的是高科技,李董怕被人家偷看到了我們的技術,才這麼緊張。”
大家都翻白眼:呵呵,你開心就好。
李文軍叫了楊守拙他們三個來旁聽。
蘇珊也帶了四個人。據她介紹說,這四個人分別是她的秘書,科特家族的職業經理和兩位技術人員。
其實蘇珊提前半個月就把要談的框架發過來了,李文軍跟楊守拙他們也研究過了。
總結一句,就是蘇珊想跟李文軍在中國開設紡織廠和製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