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機械自動化那邊派來的人是張曉華。

正好,上陣父子兵。

陶光明負責後勤和安全。

陶光明直嘀咕:後勤就算了,吃喝拉撒。

安全是什麼?

在“文軍實業”的辦公區裡,大鐵門關著,兩米高的圍牆和電網擋著。

莫非還能有人飛進來搞破壞?

然後李文軍就帶著一群剛入職的大學生,還有設計院的兩名繪圖人員,以及技術骨幹們,一起差不多二十個人,開始對著招標書寫投標檔案了。

他叫人在辦公園區裡騰出一個辦公室專門用來做這件事。

早上八點開始幹活,晚上八點結束。

中間在辦公室休息兩小時。

一日三餐水果點心都是邱豔派人送到辦公室裡。

基本所有裝置“文軍實業”都可以自己生產,所以技術引數這些都不用諮詢廠家。

可是也扛不住李文軍要求高。

圖紙都出了四版,文字更是改了無數次。

陶光明說是負責後勤,其實就是什麼都要幹。

印表機沒墨了他來修,椅子塌了他來換。

大家都痛苦得揪頭髮,只有董慶軍樂呵呵的。

改唄,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而且再改,不也是投標那天截止嘛?

有一天改著改著,李文軍忽然說拿了一張表出來,說:“這個裝置用第一版的上面的,這個裝置用第二版的。其他裝置……”

大家就傻眼了。原來他早就心裡有數了,那直接按照這個不就好了嘛。

改那麼多次是為什麼啊。

而且每一版的文字稿被否決後,都裁碎扔了,現在又要重新全部編排列印。

大家罵罵咧咧,又接著揪頭髮改去了。

晚上八點下班的時候,其他人先走,陶光明和李文軍最後離開。

走到大門外,忽然看到有個人在鬼鬼祟祟地翻著堆在路邊的大垃圾桶。

辦公園區所有垃圾都是下午下班的時候扔出來,然後晚上十點後,集團後勤安排的垃圾車就會繞著所有園區走一圈,把垃圾收集起來,送到黎廣志的廢品收購公司去。

李文軍幾年前就跟黎廣志的簽了合同,“文軍集團”按重量付費給黎廣志,然後黎廣志負責處理。

黎廣志有錢收還能白得“文軍實業”垃圾裡的可回收廢物,等於賺兩次錢,還挺開心的。

有人翻垃圾桶不奇怪,畢竟這兩年外面的情況不好,好多下崗又找不到工作的人總是要生活的。

可是這個人翻垃圾桶就太奇怪了。

別人都是撿紙盒子,飲料瓶,金屬。

他專門翻檔案紙張,就連被陶光明他們裁碎了的檔案都不放過。

陶光明盯著那人,叫了一聲:“你在找什麼呢?”

那人打了個哆嗦,毫不猶豫拔腿就跑。

“媽的,真是防不勝防。”陶光明罵了一句,要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