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光明把合同帶去穗城之後,過了幾天,姜長航打電話來商量了幾個細節問題,就基本上敲定了協議的內容。其實關於技術的問題很少,多半都是資金裝置上的討價還價。

穗城想要李文軍多支援一點,李文軍卻沒有那麼傻。

最後才找到一個讓兩邊都能接受的平衡點。

姜長航問:“李文軍什麼時候能來穗城,如果覺得過來麻煩,我可以叫人開車來接你。”

李文軍心裡直嘀咕:穗城也太著急了,而且非要把他弄過去籤協議是怎麼回事?

他抿著嘴不出聲。

姜長航說:“我們想在春節期間讓基站試執行。因為春節期間從港城澳城回穗城的人多,用手機的人多。”

李文軍恍然大悟。

手機比較貴,不可能像傳呼機一樣發樣機下去測試。如果數量不夠,不夠分散,就不能確保能發現所有基站覆蓋的盲點。

李文軍想了想,說:“我這週末過來一趟吧。”

姜長航說:“李文軍同志過來,可能還要給這邊的同志們普及一下無線通訊的知識。”

李文軍瞬間明白了:籤協議是一方面,主要是想看看他到底懂不懂。

在他們看來傳呼機和手機還是差了很遠的。這麼大一個專案交給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小夥子來當技術指導,怎麼想都不夠穩當。

姜長航需要李文軍來為他說服其他人,畢竟他自己也很年輕。

李文軍笑了笑:“行。我剛好利用這幾天弄一份資料出來,到時候給各位領導們看一看。”

這個事情是遲早要做的。其實李文軍制造第一批手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寫這份東西了。在這期間,還拿給顧展顏幫忙修改措辭和英文標註。

姜長航:“我派車來接你,幫你安排好賓館。”

李文軍到了穗城第二天,姜長航就組織了一個小型的會議。

說是會議,其實就是先李文軍講,大家聽,然後大家提問,李文軍回答。

大多人對無線通訊不能理解的地方,就是:沒有線,怎麼可能走到哪裡都能打電話呢?那個聲音怎麼傳過去的?

所以李文軍著重講了講蜂窩覆蓋和基站間自動切換的問題。

有人問李文軍用於傳呼機的基站和用於手機的基站有什麼不同。

李文軍耐心解釋,這兩個東西一個只傳輸幾個文字和符號,另外一個卻要保證聲音能雙向無誤的傳播,傳播的資料不是一個級別的。

其實基站只是整個無線通訊系統裡面極小的一個部分。除了基站,還有交換機、位置暫存器、中央資料庫。

所以手機的基站除了有更強的訊號之外,還要又能傳播大量資料的能力。更高要求的中央處理資料處理能力和安全性。

又有人問城市與城市之間基站隔那麼遠,怎麼能保證相互之間的無線通訊?

李文軍解釋,遠距離資料傳輸要靠線纜從一個城市傳輸到另外一個城市,再轉換為無線傳播訊號,由基站傳播出去。

整個過程,李文軍只講了二十分鐘,卻回答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的問題。

姜長航沒有告訴李文軍,其實今天來聽的,不僅僅有領導和相關部門技術人員,還有他們特地從港城、穗城和京城請來的五位專家。

剛才就主要是由這幾個專家來提問題,為的就是考驗李文軍的專業能力。

所以問的問題都是比較專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