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白淨沉穩,眼神淡定,向李文軍介紹自己叫姜長航,然後拿出了蓋著海城市建設公司公章的任命書。

李文軍忙接過任命書跟他,握手:“歡迎歡迎,姜長航同志,辛苦了,你請坐。”從海城過來要飛機轉火車,怎麼也要兩天時間。也就是說,他跟經理透過電話沒多久,姜長航就出發了。

李文軍看了看任命書,確認無誤就還給了他。

姜長航起身雙手接過,然後小心的收到了公文包裡。

李文軍問:“姜長航同志一個人過來的嗎?”按道理,姜長航應該至少有一個秘書,帶上秘書,很多事情就不用自己操心了。

姜長航微笑點頭:“是。這件事我一個人就能完成,不需要再花費更多人力,讓他們在海城協助現場的工作更好。”

李文軍不由得暗暗稱讚:相比之前的陶光景,甚至季青峰,姜長航都要和氣,謙遜、務實得多。

其實按照級別,這個人應該比陶光景和季青峰還高出一截。

李文軍見過太多身居高位的人,反而比某些普通辦事人員還要和氣,謙虛。大概是到了那個層次的人,眼界不同,氣度也不同了。

姜長航拿出一份合同來放在李文軍桌面上:“我出來前,草擬了一份合同,李廠長看看有沒有什麼需要增減修改的地方。”

果然是高效,連合同都打出來了。

李文軍仔細看了看,搖頭:“有些條款不行,以後我們會很多爭議。我建議這麼修改。”

姜長航也根據李文軍的修改意見提了幾個關於收益的問題,都是一針見血直達核心,沒有半句廢話。

李文軍解釋完後,姜長航笑著說:“這個合同以後可以做指定產品的範本了。我要跟我搞法律的朋友好好研究一下。”

在鄭玉蓮打合同的時候,姜長航拿到合同,一條一條仔細看完之後,確認無誤,就痛快的簽字,蓋章,蓋手印,沒有半天拖延推諉。

果然是真正能幹事的人,該負的責任一點不含糊,該得到的利益也一點不會放過。

李文軍暗暗感嘆:這才是能跟我的真正匹敵的對手,可惜海城,要以後才有機會遇上了。

簽完合同,李文軍問姜長航:“姜長航同志是住到縣裡去,還是住在我們礦區招待所。”

照理說,海城來的人,級別又不低,肯定會嫌棄礦區招待所條件不好。

姜長航卻說:“我就在礦區招待所住下了。等你裝置和傳呼機準備好,我就一起拉回去。”

根據合同,李文軍是不用去海城的,就連傳呼機的銷售,也是姜長航他們賣出去,再匯款過來給李文軍。

第一批傳呼機是兩百臺。

後面看銷售情況,再確定第二批傳呼機的數量,然後郵寄過去。

天線和各種裝置,李文軍擔心本省第二個城市很快就要用,所以一直沒有停地在做。所以說要就有。

傳呼機就更快了,廠裡兩天做完兩百個,給姜長航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