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守拙:“你要被抓到了,我可不保你。”

李文軍:“放心,抓不到。這會兒它們都散成比巴掌還小,吸附在車子地盤上。除非把車抬起來,人鑽下去看不然根本看不到。”

楊守拙:“大聰明,你猜他們要是總也修不好,會不會按照你剛才說的那樣做?”

李文軍:“那也查不到。”

楊守拙還要嘰歪,裝甲車下面忽然爬出來一隻小甲蟲,看著很像這個地區常出現的一種甲蟲擬步甲。

它在漂亮國士兵眼皮子底下,大搖大擺振翅起飛,進了樹林裡。

楊守拙意識到那是其中幾個小球變的,終於放下心來。

另外一輛車上也飛出來一隻。其實地面也陸陸續續有甲蟲爬出來。

只是因為它們太小,所以沒有人察覺到異樣。

最後這些“甲蟲”彙集到一起,在遠處的灌木後,變成數個小球慢悠悠滾遠,等到漂亮國的人看不見了,才彙整合大球離開。

陶光明說:“之前我們做球形機器人的時候可沒有做這個功能啊。”

李文軍說:“這個不是球型機器人,這只是微型機器人分析後覺得在這種地形地貌下用球形行走最節能最快。”

每一次變形都是幾百個微型機器人決策的結果。所有參與行動的微型機器人都會給出策略,然後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聽著很複雜,卻是在幾秒鐘之內完成決策到變形的過程。

當然,偶爾也會出現幾隻完全不聽從指揮被落下的。

那些雖然會暫時獨自行動,但是行走一段時間後,就會得出跟隨大部隊對個體更優,然後改變自己的策略加入。

這跟蟻群用資訊素溝通,達成一致,協同完成複雜工作是一樣的道理。

因為進入各個裝置後,它們各自任務不同,就會開啟獨立決策模式,相互不影響。

季青韜指著畫面問李文軍:“用的電子/干擾嗎?”

李文軍搖頭:“那個是可以,坦克和裝甲車的動力系統通常由電子控制單元進行控制,電子干擾只要破壞發動機的燃油噴射、點火時間以及變速箱的換擋等與感測器、執行機構之間的通訊,就能讓車輛失去動力停下來。”

“但是用電子/干擾需要的功率太大,微型機器人攜帶不了那麼大的電池。而且一般這種軍用裝置會自帶抗干擾措施,比如採用遮蔽技術、跳頻通訊、加密通訊。所以如果用這種發自,可能沒法讓裝置這麼快停下來。”

唐兆年:“那是直接剎車熄火?!”

李文軍:“微型機器人太小,踩不了剎車。而且那樣在啟動很容易。”

孔予禎:“李董真幽默,都這時候了,還跟我們打啞謎。”

李文軍:“每個機械不一樣,所以每個微型機器人進去之後用的方法可能都不一樣。”

陶光明:“說了等於沒說。”

“不過我猜大部分機器人都會選擇這個。”李文軍伸出食指和中指,比了個剪刀的動作:“有時候對付越先進的機械,只需要越原始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