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票房很重要,這關係到一部電影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

除此之外,就是電影的口碑了。

首批看完電影的觀眾,會在微博,電影貓等各大論壇發表自己的看法。

口碑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觀眾是否花錢買票的慾望。

如果一部電影都是差評,即便宣傳的再好,那也沒什麼人看。

反之也是如此。

而《活埋》首映結束後,引起了觀眾的好評如潮!

“太牛了,姜閻寫的劇本太牛了,劇情環環相扣嚴絲合縫,在不劇透的情況我只能說這麼多,力薦!”

“秦德明捍衛了他影帝的尊嚴,硬生生憑藉一個人撐起一部電影,每個眼神每個表情都是戲!”

“姜閻的劇本,秦德明的演技,兩人合作簡直天衣無縫!”

觀眾對《活埋》的評價異常的高,清一色都是好評和力薦,讓人不禁懷疑,這些好評是不是姜閻找的水軍。

當然,並非沒有差評。

比如:“這拍的什麼玩意,全程只有秦德明的臉,四周黑漆漆的,絲毫沒有看下去的慾望。”

對於這種差評姜閻也能理解,畢竟就算RMB也有人不喜歡,每個人對於電影的好壞有自己的理解。

但一百條評論,九十九條評論都是稱讚,剩下那條差評也就顯得無關緊要了。

《活埋》的好評達到什麼地步呢,七十五歲高齡,殿堂級大師,被譽為華夏國寶級導演的文德海,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主動提到這部電影。

“當我聽到這部電影的名字,以及全程只有秦德明主演,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相信秦德明挑劇本的眼光。”

文德海談起《活埋》話突然變得多了起來。

“以我身為導演的角度來看《活埋》,一口棺材,一個男人,一個打火機,一部手機和一個包裹,極簡配備和極度空間並未因隔絕感而使電影本身有所限制,反而以其獨特的視角、高超的鏡頭和細緻的劇情讓我眼前一亮,並製造出了驚悚度與新鮮感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反戰大視野!”

文德海讚不絕口,採訪影片釋出後,立刻引起廣泛關注。

“有人說姜閻請水軍刷好評,那文導也是姜閻請得?話說回來,文導對《活埋》的評價高的離譜,對這部電影沒什麼興趣的我,也忍不住買了今晚《活埋》的電影票。”

“文導不愧是燕京電影大學榮譽校長,說話就是有文采,不像我只會說七個字,《活埋》拍的真牛逼!”

“我原本以為姜閻拍電影是不務正業,誰知道小刀拉屁股,開眼了!”

......

周鵬,燕京娛樂週刊記者。

隨著《活埋》口碑炸裂,領導要求他寫一篇關於這部電影的報道。

周鵬沒有看過《活埋》,但因為工作需要,他今晚買了電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