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俄國特色的俱樂部文化(第2/2頁)
章節報錯
系統留下這句話,就不再說話了。
既然要造車,房昊就先讓小影把現在的汽車產業調出來。
現在的汽車按照能源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燒油的,包括燒油驅動發電機,然後用電力。
第二類是用電的,別管是用鋰電池還是什麼電池,基本上就和四驅車的原理差不多,充電,跑,沒電了再充電。
第三類是油電混合,能充電時充電,不能充電時燒油。當然,也有那種沒有充電介面,靠平時發動機充電的,豐田的幾款車就是這種型別。
其實新能源汽車,也就是現在的用電的汽車,有充電條件的話,用起來還是比較爽的。
燒油的車,一公里五毛錢,用電的話根據技術不同,大概就是一公里0.2度電,按照5毛一度電的話,一公里也就1分錢,如果峰谷電,晚上充電的話,會更划算。
但制約電動車發展的最大問題是,需要有充電條件。
房昊閉目思考。
要不……我弄個不需要充電樁的電動車?
核能的咋樣?
不就是核電站小型化嗎?直接弄到汽車裡,汽車報廢了都不用充電。
不過他搜尋了腦海中新學到的清潔能源知識,發現核能還是不行的,即便小型化,也做不到那麼小,而且危險性還是有的。
最終,快天亮了。
房昊終於想到了解決方案,那就是用太陽能。
太陽能其實是很牛掰的。
事實上現在的煤炭、石油都可以說是太陽能,因為它們本身就是動植物的殘骸,埋藏在地底下經過億萬年時間形成的。
往大了說,整個地球,都是靠太陽過日子。
所以,用太陽能,絕對是最優選擇。
太陽能汽車,也不是沒人想過。
甚至豐田、特斯拉之類的車企也嘗試過。
但制約的點在於,現有的太陽能技術太弱雞了,能量轉化率太低了。
真用到汽車上,有家德國公司做過嘗試,用330塊太陽能板,在太陽下曬一個白天,大概能跑30公里。
豐田普銳斯也做過,他在車頂上鋪了2.5平米的太陽能板,能讓車多跑3.5公里……
所以現在很多車企,只是順帶著研發,把太陽能作為技術儲備。
但這對房昊沒問題啊。
房昊在腦海中就搜尋到了太陽能的創新技術。
這個技術,是學習自植物。
植物需要光合作用,它們對太陽能的利用率是遠超太陽能電池的,甚至有的植物能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利用率。
按照腦海中新學到的技術資料來看。
如果一輛長4米5的汽車,上面鋪上太陽能板,不光是能保證汽車以200公里以下時速執行無礙,甚至還能提供多餘的電量儲存起來,這樣當沒有太陽時,就可以用儲存起來的能量行駛了。